
邯郸文旅又整活了,局长亲自“道歉”

万万没想到,今天我的朋友圈被邯郸文旅局长的道歉刷屏了。
刚开始我以为又出了什么事,可“对不起”后面,她居然把一个个道歉的机会,直接变成了凡尔赛现场。
当两个小朋友把成语当作特效对打的时候,我承认我人都懵了,没想到邯郸人把成语带到了新高度。
最后,她的一句“等了3000年,我们见一面吧”,直接让人毫不抵抗力了。
那还等啥?于是朵朵编辑部把之前「向邯郸进发」小分队的行程,整理了出来和你分享,一句话总结:邯郸实在太“香”了,小假期可以选它~
攻略总览
「2天2夜轻松路线」
Day0:周五晚上高铁从北京到邯郸
Day1:邯郸市博物馆(4小时)邺城考古博物馆(3小时)夜晚品尝碳水,好好泡脚休息♨️
Day2:上午响堂山石窟(3小时)自由活动回北京
01
「邯郸市博物馆」
像帽子又像万卷书的造型
⭐️地址:邯郸市人民东路399号
⭐️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门票:免费
预约方式:通过“邯郸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点击“预约取票”,进入“乐游冀”小程序进行预约。
邯郸市博物馆
预约二维码
咨询 *** :0310-3012739
为什么要来这儿看?
历史上,邯郸这个名称留传了3100多年从未变,足够古老。从战国时期的赵国都城,到东汉的袁绍曹操称雄,再到魏晋南北朝的国都...
文化上,中国现存成语5000多条,其中1584条都与邯郸有关,包括毛遂自荐、完璧归赵、价值连城、纸上谈兵、黄粱一梦...邯郸是中国成语之乡。
而这些,都可以在博物馆里看到。
在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发布之前,河北省只有国家一级博物馆3个,其中2个都在省会石家庄,剩下的那个就是邯郸市博物馆。
看完这座博物馆,朵朵只有一个感受:低调,但实力很强!
来这儿看什么?
邯郸市博物馆分老馆、新馆,老馆是1968年建成的,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邯郸市美术馆。
而我们去的是2018年迁建的新馆(外观像帽子的这座♀️),这座博物馆2020年11月才正式开放,其实是一座很“新”的博物馆!
博物馆开放上下4层,常设展览5个,包括通史展1个,主题展4个。
进入博物馆,直接上二层参观《“甘丹”风华——邯郸历史文化陈列》,这是整个博物馆的重头戏!
展览按时间线设计,全面展示了从3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新桥遗址,到1945年邯郸解放和建市的历史,走进展厅,就走进了这座城市波澜壮阔的过往里。
从古至今,共有4个展厅,分别是:
D1:远古-夏商周
D2: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
D3: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D4:清末民初
其中二展厅,是“国宝”汇聚的展厅,需要多花一些时间,重点看。
邯郸的别称是“赵都”,赵国都城,是邯郸这座城市发展的高光时期。
历经赵国8帝158年的艰苦创业,邯郸发展成黄河以北地区更大的手工业和商业城市,和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
像我们非常熟悉的“胡服骑射”的故事就发生在赵都邯郸。
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提出“穿胡人服装,练习骑马射箭”的主张,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壮大了赵国的实力,赵国一跃成为与齐、秦并列的强国。
这三匹赵王陵二号陵出土的青铜马,就是赵国胡服骑射的见证。
它们姿态各异,有的低头伫立,有的仰头行走,还有的似乎在低头“干饭”。它们很可能是成年的蒙古战马,你看它们肌肉发达,给人一种力量感!
它们的比甘肃博物馆的“铜奔马”还要早400年,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具有写实艺术风格的青铜马。
这件同样出土于赵王陵二号陵的战国透雕螭龙纹金牌饰,这是赵王腰带上的一个装饰品。
中原尚玉,佩戴玉饰较多,而游牧民族则多佩戴这种金属饰品。虽然材质体现草原风格,但是上面的云纹、龙纹来自中原文化。
燕赵服饰史上一次典型的服装革命--“胡服骑射”,在这枚小小的金牌饰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走在展厅里,很容易被这块又大又红又亮的战国红玛瑙带钩吸引!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如此体量的带钩应该不是日常生活用品,而是特殊场合使用的礼仪用器。
和战国红玛瑙带钩一同展览的,是这件战国铜鎏金嵌玉三龙形饰,也是精致的不得了!
它由鎏金铜质龙、虎和玉龙三部分构成,下面是铜龙,中间是玉龙,最上面是一只昂首挺胸,口含红玛瑙珠的铜虎。
你敢相信吗,构思如此精巧的器物,其实是一块镶嵌在剑柄顶端的装饰剑首。
在展柜后方玻璃地面下是邯郸齐村战国墓车马坑,这也是整个展厅最令人惊喜的地方。
站在车马坑上,朵朵已经完全穿越到了2000多年前赵国都城。
汉代的邯郸曾是妥妥的“一线城市”。这件张庄桥汉墓出土的金银涂乘舆大爵酒樽、承盘,则见证了汉代邯郸城的风华。
遇到超级长的文物名字,首先得学会断句:金银涂/乘舆/大爵/酒樽、承盘。
金银涂,是一种鎏金错银的工艺;乘(shèng)舆,古时皇室贵族的马车才能叫乘舆,后泛指供给朝廷的物品,表明它的身份;大爵的“爵”在古文中通“雀”,说的是酒樽盖上的朱雀装饰;酒樽、承盘,说明它们是一套盛酒、温酒器。
有一个亮点是这件酒樽承盘口沿下方还錾刻了48字隶书铭文,里面提到了“蜀郡西工”。
蜀郡西工,是秦汉时期官方指定的位于成都的手工业部门,他们生产的高级工艺品一般不会在市场上流通,而是专供宫廷和皇室成员使用。
与邯郸市博物馆这件酒樽同一时期、同一形制、同为蜀郡西工生产的,目前国内仅有2件,另一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可见它的珍贵。
看完三层通史,然后直奔四层,这里有3个主题展:《邯郸古代石刻艺术》《磁州窑瓷器》《方圆世界——中国历代钱币陈列馆》。
《邯郸古代石刻艺术》是其中最精彩的,展厅分为4个部分:北朝造像艺术、隋唐造像艺术、五代宋造像艺术、北朝刻经艺术。
邯郸佛教造像的出彩得益于邺城佛教的发展,从十六国开始,佛教在邺城兴盛壮大,留下了大量的石刻造像。
北魏时期,随着云冈和龙门石窟的开凿,造像之风席卷邺城。到了东魏北齐时期,邺城的佛教造像艺术达到鼎盛,由皇家主持开凿的响堂山石窟诞生。
展厅设计大气,很有国际水准,跟着展线走,北魏造像的“浑厚沉着”,东魏造像的“秀骨清像”,北齐造像的“面相丰颐、曹衣出水”,隋唐造像的“浓艳丰肥、细腰斜躯三道弯”,风格清晰,对比明显。
不论是技艺上的雕刻,还是精神上的塑造,邯郸地区的石刻艺术都令人拍手叫绝。
特别是这件被誉为“邯郸微笑”的响堂山常乐寺遗址出土的红砂石罗汉头像,无论你从哪个方向看,他都面带微笑,仔细看,两腮还有对称的一对酒窝。
这来自一千年前灵魂深处的喜悦,治愈了展柜外的每一个人。
这尊唐代的石雕胁侍菩萨像,虽然残缺,但是我们仍然能够透过服饰和姿态,感受到大唐不凡的气韵。
不同时代的审美留存在石料上,成为我们解答那个时代的一把钥匙。
看完四层的主题展,一路下楼,二层还有一个《走进成语典故之都》的主题展。
有多少人是通过“邯郸学步”这个成语认识的邯郸呢?
这个展览就通过短视频、绘画、多媒体、触摸屏等大量的互动装置,系统介绍了邯郸成语典故的来源、特点,也值得一看。
02
「邺城考古博物馆」
⭐️地址:邯郸市临漳县金凤北大街33号
⭐️时间:周二至周五8:30-11:30,14:30-17:30;
周六日及法定假日8:30-17:30
⭐️门票:免费,无需预约
看完邯郸市博物馆古代石刻艺术主题展,也算是对邯郸地区的石刻艺术有了认知,接下来,我们去了邺城考古博物馆。
2012年,邺城遗址东郊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被考古发掘,这是继曲阳修德寺佛造像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河北佛造像出土,由此,一座以佛教考古为专题的邺城考古博物馆应运而生。
这是中国首座佛造像专题博物馆。
博物馆共建五层:地下1层,地上4层。其中,核心展览位于1、2层,共有4个展厅:
D1:邺城与佛学东渐
D2:东魏邺城佛教
D3:北齐邺城佛教
D4:邺城佛学传承
北朝时期的东魏、北齐相继在邺城建都,这里长时间都是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大量邺城遗址出土的精美佛造像,见证了邺城曾经的文化兴盛。
在这里,你能理清楚北朝与邺城的关系,也能学习到邺城造像的方方面面。
03
「响堂山石窟」
响堂山石窟分为北响堂、南响堂2处石窟造像,它们相距约15公里,都在邯郸市的峰峰矿区。
北响堂石窟
⭐️地址:邯郸市峰峰矿区和村镇响堂山风景区
⭐️时间:8:00-17:30
⭐️门票:60元
南响堂石窟
⭐️地址:邯郸市峰峰矿区太行西路12号
⭐️时间:8:30-18:00
⭐️门票:15元
在博物馆看了大量考古出土的邺城佛造像,还有一座邺城佛教艺术殿堂不得不去,它就是响堂山石窟。
响堂山石窟因位于鼓山山腰,人们谈笑、走动,常能听到铿锵的回音,故传名为“响堂山”。
响堂山石窟造像、建筑及装饰纹样都独具特色,它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又融合了传统的民族风格,具有浓郁的北齐色彩。
从这里发端的北齐式样,甚至影响了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中的隋唐造像。
北响堂大佛洞,是响堂山的“门面”窟。这是一座中心方柱式塔庙窟,正面刻有一尊高达3.5米的大佛,面相庄严。大佛下方佛坛雕刻着风、火、树、河、象等神王形象,神态各异。
透过石窟前壁门洞上的明窗,阳光照射在大佛身上,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心生敬畏!
如今响堂山尚存石窟20余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造像5000余尊,还有大量刻经题记等,为河北规模更大的石窟群。
因为其出众的艺术价值,在1961年,就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一起被列入之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以上介绍的这些地方,在邯郸还有磁县北朝考古博物馆、中国磁州窑博物馆、娲皇宫、赵王城遗址公园等等,篇幅有限,朵朵就不啰嗦了。
总之,邯郸这座等了你3000年的城,值得你慢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