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文小言“更像人”了,百度找到做AI to C产品的节奏了?

访客 2025-04-01 16:02:24 72696
文小言“更像人”了,百度找到做AI to C产品的节奏了?摘要: 文小言“更像人”了。在31日的百度AI Day上,文小言宣布完成品牌焕新与功能升级:品牌视觉上换了套“皮肤”,显得更加...

文小言“更像人”了。

文小言“更像人”了,百度找到做AI to C产品的节奏了?

在31日的百度AI Day上,文小言宣布完成品牌焕新与功能升级:品牌视觉上换了套“皮肤”,显得更加年轻和清新;功能升级上聚焦模型开发与功能创新,支持多模型融合调度,升级全新语音大模型、图片问答、AI 生图生视频等多项能力。

百度对外介绍新文小言时,十分形象的描述:“如果TA聪明、理解能力强、很会找话题,又很年轻,介绍给你,你愿意认识一下吗?”

文小言再升级

文小言此次升级的核心亮点在于“多模型融合调度”。通过整合百度自研的文心X1、文心4.5等模型,并接入DeepSeek-R1、可灵等第三方优质模型,文小言实现了多模型间的智能协同。

需要补充的是,文心X1发布仅半个月,百度称其是“首个自主运用工具的深度思考模型”;文心大模型4.5是百度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原生多模态基础大模型,在多模态交互、理解方面更强,原生模型联合预训练能实现更深层次的模态融合。

得益于“自研+开源模型”的组合,用户拥有了选择权,切换到“自动模式”,就可一键调用更优模型组合,或根据需求灵活选择单一模型完成特定任务,大幅提升响应速度与任务处理能力。

这也让文小言拥有了更强的“大脑”。以装修方案为例,输出prompt:我的客厅朝向是南偏东,35平米,有一整扇落地窗,请根据我的要求画出浅色奶油风、暗黑轻奢风、跳脱童趣风这三种不同风格的装修效果图,三个户型必须一致。

我选择文心X1模式,文小言就能根据需求点,生成多种装修风格的方案,设计原理、效果图一应俱全。它在推理过程中,图文并茂、自如调用工具的能力让很多人都眼前一亮。

多模态理解能力上,文小言再度增强图片理解能力。比如短视频平台上有一类比较热门的挑战:根据图片猜测街景或者所在位置。发起者所上传的图片,标志性、辨识度以及信息量都不是很高。文小言能够很快并准确的分析出答案。

还有“中午吃什么”的世界难题,只要你拍下菜单,告诉它类似的需求:两个人有两百块人民币预算,想要吃得丰富些,应该怎么点餐?文小言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给出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

文小言还进一步提升了全新语音大模型、图片问答、AI 生图生视频等能力。比如,全新语音大模型支持方言对话、复杂知识问答及随时打断等场景,用户可进行语音知识问答或趣味角色扮演。

以小朋友和小言的对话为例,衔接丝滑,不用担心打断后,AI接不上话。还能切换蜡笔小新、孙悟空、熊大熊二等百变音色。不仅如此,其还学会了多种方言。重庆话、河南话、广西话等等都能聊。

图片问答功能让用户可以通过拍摄或上传图片,以文字或语音提问直接获取深度解析。例如,拍摄一道数学题可实时生成解题思路与视频解析;上传多款商品图可对比参数、价格,辅助购物决策;拍摄杯子设计图后,AI可自动解析风格并生成同款手机壳、支架等周边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新增的“图个冷知识”功能更富趣味性,用户可预设“历史学者”“科技达人”等人设视角,为同一图片赋予多维解读。例如,当用户询问“猫窗探秘,为何猫爱窗边的科学真相?”,文小言能从狩猎本能、能量获取、领地意识等角度给出独特解读。

百度找到做AI to C节奏

回溯来看,这应该是文小言两年来的第二次大规模升级。

2023年3月16日,百度只比OpenAI晚了不到四个月,就推出类ChatGPT生成式AI产品“文心一言”,拉近中国科技公司与海外AI大模型企业的差距。

2024年9月4日,百度把养了一年半的文心一言App升级为“文小言”,其定位也明确为“百度旗下新搜索智能助手”。当时,文小言推出富媒体搜索、多模态输入、文本与图片创作、高拟真数字人等“新搜索”能力;同时,独家首发记忆和自由订阅等新功能。

这次产品升级和定位折射出百度的野心:延续其在传统搜索上的优势,再次定义新搜索。官方认为,区别于其他搜索产品,AI时代的新搜索需要具备AI能力,包括生成式AI、多轮交互、个性化互动、智能体等多元功能。

也就是说,一款合格的“新搜索智能助手”,除了具备传统的信息检索能力,还应该满足用户在搜、创、聊等多层次的需求,具备更像人、更懂人的特点。

文小言是百度在AI to C上迈出的关键一步,其在搜、创、聊等多个维度实现了对搜索行业的变革。并且,单从名字上看,它的拟人属性就摆在显要位置,在传播上大幅弱化过往百度产品浓重的“工具属性”,与普通用户更有“路人缘”。

我还注意到一个业务动向,文小言完成升级后不久的10月,百度召开了2024年第三季度总监会。第三季度通常是百度的战略季,李彦宏和百度总监级以上管理人员都会参加,可见其重要性。

李彦宏在会上作了近万字的发言,为百度未来一段时期的业务战略定调以及作思想动员。其中,他提到,“文小言”没有必要像豆包、Kimi一样激进推广。后续半年,文小言一直“低调发育”,直到此次再度焕新。但其用户规模、产品体验友好度,一直居于同类产品相关榜单的前列。

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基于对搜索的全新认知,李彦宏认为,搜索的重构和重建应该分成两步:

首先是搜推融合。他强调,搜索做任何的改变,不仅要看对搜索场景下核心业务指标的影响,也要看对Feed这个核心业务指标的影响。空框推荐(比如百度搜索框中会预置一些词和句子)的本质是一种推荐,因为这个词不是由用户来Input的,只有用推荐的理念来做才是正解。

其次,AI要和移动生态结合。AI需要跟移动生态做进一步融合,比如图像用户界面和自然语言界面怎么结合会更自然,这会是未来搜索发展的一个范式。

我一直认为,AI to C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因为只有在这两方面取得突破,基于不断优化使用体验的前提,让AI解决真实场景的用户需求,AI to C才能被用户接受并忠实的留存,进而产生商业价值。

文小言的两次升级,都没有偏离李彦宏设定的两步走策略,也符合这个逻辑。它在不断融合百度移动生态,比如集成诸多智能体,为用户提供服务。同时,百度也鼓励用户创建自己的智能体,并进行分享。为此,百度还设立社区模块,打造交流平台,交流创作经验。

不仅如此,文小言也在融合百度体系内外的技术能力。在此基础上,文小言满足了百度对新搜索的定义。百度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做AI to C产品的节奏:生态层开放,场景层深耕,价值层进行重构。

百度相关负责人在活动现场对唐辰表示,过去 AI App 是模型的展示场,但这对于普通人是不够的。模型就像引擎,但普通用户要的是车,就还得加上车架和座椅,才能满足舒适的驾乘体验。

在体验和交流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百度想“开”了之后,其AI To C的产品气质和节奏,正在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有一种甩掉包袱的轻快。就像李彦宏在百度产品接入DeepSeek后表示,“百度希望和大家一起,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让所有人都能使用更先进的生产力工具,让所有人都能从中受益。”

这或许也是百度持续升级文小言的意义。

但不可避免的,百度AI to C产品还存在着一些惯性问题。比如在功能设计上,百度十分慷慨,希望把自己所有的好技术成果都呈现在用户面前。但面面俱到也并见得是好事,无形中拉高了用户的使用门槛。我在使用搜题功能中,按照提示寻找上传问题的入口,花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对话框上方,“解题老师”的快捷入口已经被单独列出来了。

对百度来说,节奏对了,剩下的调试,就是在与时间赛跑,与友商赛跑了。

参考资料:

量子位,《想开后的文小言,真香》 

百度,《文小言升级:多模型调度、图片问答》 

智能涌现,《李彦宏内部发言:「文小言」没必要像豆包、Kimi一样激进推广》 

我是唐辰同学,关注互联网科技及商业故事。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唐辰同学」

钛媒体、36氪、老虎财经热榜

澎湃新闻2024年最澎湃创作者

老虎财经2024年度优秀专栏

河南日报·顶端新闻2024年度影响力作者

界面新闻优质榜单

老虎财经2024年度优秀专栏

腾讯新闻年度优质热问答主

2023搜狐新闻年度优质创作者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23年度优秀作者

2023网易新闻年度内容合伙人

界面、36氪、钛媒体、澎湃、蓝鲸、老虎财经等平台专栏认证作者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