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出海新叙事:用内容杠杆撬动世界

作者 | 洋紫
编辑 | 刘景丰
贩卖价值观,不是艺术家的专属特权,更是一门一本万利的生意。
“老艺术家”苹果深谙其道,除了产品颠覆性强,苹果能够在长期战役中成为常胜将军的因素,还有其顶级的内容营销 *** 。如果说苹果是全球化品牌的标杆,那么时至今日,当更多品牌新秀想要登上全球舞台,仍能从苹果身上学到的,是通过内容营销 *** ,尝试品牌打造的皮相,也想拥有品牌塑造的筋骨。
本质上看,内容营销是一种表达、一种对共鸣的投票。品牌的自我表达不难,在熟悉的文化环境中,读透营销书籍,把所有的 *** 论都试一遍,一定能砸出水花来。消费者往往用脚投票,一键下单的决策,多来自于某个“被戳中的瞬间”。
而难点在于,对于更多全球化企业,面对“大”而“杂”的市场,想找到“戳中”有点难。全球化公司必须要学会“文化冲浪”,比如,在 *** 国家要避免使用红色灯光设计;沙特人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营销时更好用本土人进行宣传,但在阿联酋,欧美风格的营销往往更为有效;而喜欢在海边冲浪的澳大利亚人,却普遍性格内敛,需要考虑隐私性的尺度。
因此,想要在海外市场造浪,需要先学会的原则是,先与浪共舞。如何让多元文化环境中的不同消费群体买账,是在开拓每个新市场时,踩过一遍、还得再踩一遍的坑。
“在海外市场做内容营销是个玄学,”一位手机配件企业CMO向霞光社表示,他们在东南亚市场投放的“国潮风”短视频,播放量突破500万,但转化率不足1.2%;而隔壁工位实习生用手机拍的“办公室摸鱼神器”vlog,点赞量却是前者的17倍。
这并非个例,多数品牌方在出海的早期阶段,多试图用标准化的内容打天下,但往往存在水土不服、橘生淮南则为橘的问题,均因忽视了本土化内容营销的重要性。
本文,我们聚焦于内容营销的角度,谈全球化企业营销方式的变量,也讨论内容营销的本土化法则。
今天,当越来越多全球化企业开始选择品牌方向,“造浪者”变得更多。内容营销不再是大公司的特权,而是任何一家想在全球市场找到共鸣的品牌,必须直面的工作。新的全球贸易逻辑中,品牌散落为满天星,如何通过本土化的内容营销,让品牌照亮更多市场,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4年,全球影像场景创新产品制造商SmallRig斯莫格推出Rig Studio业务,一方面为出海品牌提供着品牌宣传片、商业广告片、活动记录视频、产品卖点视频、社媒信息流的本土化拍摄服务;同时,也号召更多全球化品牌联名共创,以内容为锚点扩大感染力、实现消费群体的破圈。
作为一家“生而全球化”的品牌,SmallRig斯莫格在过往十余年的成长中积累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摄影师资源,他们即是SmallRig斯莫格的用户,亦是本地专业的影像 *** 团队;现在,他们有了新的身份——Rig Studio成员。他们链接于对影像内容创作的热爱,虽处于不同的文化与环境中,但正因这种“差异”,却能够解决中国品牌全球化的核心诉求:让本土化内容,成为品牌表达的“翻译官”。
今天,内容营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浙商证券的数据,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独立站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4万亿元人民币,占跨境电商B2C市场的35%。基于海外以在线搜索为主的购物习惯,独立站凭借其自主性和灵活性,成为中国出海企业重点布局的渠道。
独立站数量增加,意味着品牌趋势的日渐增强。与此同时,全球数字营销方式的开始变革,内容营销开始成为了“不得不”做的选择。背后驱动的原因包括三点:
其一,平台生意越来越不划算了。过去几年见,在平台政策变化和闭店潮的洗礼后,国内商家对于亚马逊的态度日趋理性。亚马逊的高额佣金、FBA物流费用和广告开支无疑是一道门槛,“但独立站让我能直接和消费者对话。”一位深圳卖家表示,在不稳定加剧的情况下,多渠道布局能提升抗风险能力,也增加溢价空间。
其二,商家们也确实需要更大的议价空间来抗衡关税的变动。2025年开年以来,多次增加的关税重磅砸下来,砸向了中国商家的利润极限和美国消费者对通货膨胀的承受能力。
而越有能力提高溢价的品牌方,则意味着能更好的躲避关税变动。这更需要消费者的偏爱。
其三,内容电商的出现,让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从“搜索购物”到“兴趣驱动”。
以TikTok为例,其所带来的内容电商形式,让购物变得“漫游”起来——在无目的的刷着短视频时,忽然被主播说辞打动而产生的下单行为,这一购物经历是被激发的、被创造的,货架电商不再是唯一购物地,消费者也会被“小摊贩”吸引。
在以上三种变量的推动下,商家过度依赖任何单一平台与广告,都存在潜在风险。一旦市场环境变化,如美国出台“TikTok禁令”、广告平台规则调整,商家都将面临渠道和成本风险。因此,越来越多企业尝试向独立品牌转型,通过提高品牌溢价和用户黏性,以期摆脱对平台和高额广告费用的依赖。
然而,独立站的转化路径不如平台直接,多元化的媒介分散了受众注意力,68%的消费者①乐于看到与他们当时正在观看的视频内容有相关性的广告。广告,成为了获取流量并推动转化的主要方式。而对于今天越来越难取悦的消费者来说,更想要选择代表自己个性的产品。
因此,在新的全球数字营销生态中,优质内容成为流量入口。
事实上,对于过去的跨境电商来说,无论是平台还是独立站,不停地铺货和做关键词,就有机会获得增长。而现在,这一叙事逻辑不再适用,中国企业需要找到个性和腔调,才能不被拍在沙滩上。
需要说明的是,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功夫,而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品牌建设更是一个超长期的难功夫。海外市场对于品牌力与产品力的要求更高,需要结合不同区域市场研究与消费者洞察,来做更符合本土化的产品研发,让品牌早期更快获得市场反馈。
除了对优质产品的追求,品牌腔调是更能及时看到市场反馈的环节。按照科特勒5A营销模型,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可以分为“了解-吸引-问询-行动-拥护”5个阶段,不同的行为路径与节点,应该对应不同的产出考核:
“了解”阶段,用户被动接受产品信息,品牌通过传播建立知晓度,考核的是“目标人群的渗透率”;
“吸引”阶段,用户对已知信息处理后,选定中意品牌,品牌进入候选阶段,考核的是“点击率/进站率/互动率”;
“问询”阶段,用户主动搜索到的产品内容,最能影响用户态度的阶段,考核的是“品牌正向度”。
“行为”阶段,用户产生购买动作,考核的是“转化率”。
“拥护”阶段,用户的自发种草/分享行为会反哺到前面的了解/吸引/问询等阶段,考核的是“复购率/推荐度”。
品牌方们不做选择,需要在短期内抓住消费者的流量眼球,也要用户资产沉淀的长期价值。在不同发展阶段,品牌可以通过不同的内容需求来实现阶段性目标,这就意味着不仅要依赖短周期素材(如促销类型)来拉动销量,同时也重视品牌累积效应。
而无论是短期效果,还是品牌大片,都离不开优质的内容营销。
然而,当下更多品牌在出海过程中,往往拍摄方案模板化严重,现有的内容策略无法引发共鸣,面对陌生文化和审美差异,缺乏本土化内容。想要真正让故事打动人,一定要知道本土化内容的重要性。
而对于更多中小型的中国企业来说,到海外找增量,意味着面对的是陌生的、大而散的市场。
林雪萍在《大出海》中写到,中国企业出海,正在进入百舸争流的状态。“这是一次群体性出海。中国制造业从未经历如此大密度的全球出征。行业包罗万象,从手机、电视到汽车、园林割草机等。供应链则覆盖彻底,上下游企业一起移动。一台电脑从电路板到电源,一台冰箱从箱体到蒸发器再到门封条,每个产品都牵动着数十家甚至上百家公司。”
出海企业,需要站在全球视角解决问题,具备全球市场品牌认知的一致性,接受本国市场与世界市场接受度之间的巨大差距,做出立足于企业视角的全球资产配置决策。
“不是不知道本土化的重要性,而是不知道本土化的 *** 论”,一位食品企业国际负责人表示,刚刚决定做海外市场时,更多的情绪是茫然。对于中国商家来说,全球市场意味着增量空间,而难点在于,要在什么层面进行本土化、又从哪里开始着手。
仍以苹果为例,在不断全球化的过程中,“果粉”群体也随之迅速扩大。作为一家全球化的科技巨头,苹果拥有多个重要的海外市场,苹果在各个市场的内容营销方式都不同。
比如,在印度,广告片用马拉雅拉姆语和泰米尔语方言传递“人人皆可拥有iPhone”的理念,直接触达下沉市场用户的情感需求;在中国市场,苹果自2018年《三分钟》起,坚持每年推出新春短片,通过春节这一文化符号,用华人导演、华人演员和中国故事,将一切中国元素都和最新款的iPhone完美融合在一起.....
本地化是一种“情感密码”书写新的全球化叙事。幸运的是,这一“情感密码”的破解点或许是全球摄影爱好者对内容的热爱。
2013年,全球影像场景创新产品制造商SmallRig斯莫格成立,定位于向全球摄影师提供所需要的产品,从诞生之日起,用户共创就沉淀在SmallRig斯莫格的企业基因里。这一全球首创的用户-厂商“共创”的产品开发模式,实现了产品从用户中来再回到用户中去的良性循环模式。
时至今日,这一“生而全球化”的品牌,产品已经远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谓是全球化OG。但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开始,SmallRig斯莫格面向全球创作者推出免费定制项目DreamRig,致力于满足影像创作者们的定制化需求,目前已有200w+全球粉丝参与互动。基于对内容的热爱,与全球摄影爱好者的共创与合作,构建了SmallRig斯莫格在世界各地摄影团队的广泛资源。
对影像器材的打磨、对内容的热爱,让SmallRig斯莫格作为专业影像器材厂商,链接了全球的专业摄影爱好者们,也能够打破文化差异的高墙。
2024年开始,在世界各地摄影团队的资源支撑下,SmallRig斯莫格开展“Rig studio”业务,一方面以本土化创意为核心,提供定制化的出海拍摄服务,为出海品牌提供着品牌宣传片、商业广告片、活动记录、产品卖点视频、社媒信息流的本土化拍摄服务;同时,坚信好内容的力量,作为影像器材厂商,凭借专业、垂直的内容热爱,SmallRig斯莫格也在通过Co-Branding的方式,与各行各业的品牌进行内容共创。
举例来说,2024年圣诞节,SmallRig斯莫格与Xppen的品牌片共创,围绕节点主题的Landing Page触达,吸引了超160W用户,获得了全网超3000W的曝光量,及海外相关主流媒体报道转发超600多次;在Baseus、Anker、ASUS、Heybike、SAILVAN TIMES 等合作中,也有不菲成绩...
内容营销的本地化,是模特与场景的本地化、流量和算法的本地化,更是导演思维的本地化。对于本身就是SmallRig斯莫格用户的摄影师群体来说,加入Rig Studio,不仅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摄影器材作为生产力工具,同时也有机会接触到全球品牌拍摄项目的机会;对于SmallRig斯莫格而言,也借此进一步增强了与全球摄影师之间的品牌连接与粘性。
对于想要联名拍摄、有本土化拍摄需求的品牌来说,收获了直接与本土摄影师对话的桥梁、降低了品牌“翻译”的门槛,高质价比的视觉内容解决方案,也让品牌实现深度本土化与全球化的结合。Rig Studio主理人Jammy表示:“对于想要打开海外市场的品牌方来说,无论处于任何发展阶段,Rig Studio都能提供最为本土化、质价比更高的拍摄服务,欢迎更多出海品牌,与我们共创优质内容。”
此外,在品牌营销的传播过程中,SmallRig斯莫格拥有着全球300w+粉丝社媒声量(截至2024年8月),能够帮助合作品牌方快速拓圈。
倘若提前获悉海外陌生市场的坎坷与美妙,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如果恰巧收获了本土化的桥梁,何不鼓足勇气更进一步,向全球消费者 *** 开麦。
欢迎在霞光社对话框回复“品牌”,与Rig Studio共话更多本土化拍摄内容,好内容,能赚钱。让我们一块用影像赋能品牌价值。
尾注: ①数据来源:2023亚马逊广告开箱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