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环境部部长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 展示北京空气质量改善成果

2025年3月8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接受了采访。
有记者提问,近年来环境明显改善,天蓝了、水清了。去年的环保成绩单如何?如何看待这些成效?
黄润秋从口袋里掏出两块滤膜展示给现场记者。他解释说,这两块滤膜是从北京市大气环境监测仪上取下的,类似于空气净化器上的滤芯。左边这块是2015年的,由于吸收大量PM2.5而呈灰绿色,当年北京的PM2.5年均浓度为80.6微克每立方米,全年有46天重污染。右边这块是去年的,颜色较浅,去年北京的PM2.5浓度降至30.5微克每立方米,全年只有1天重度污染。
十年间,北京的PM2.5浓度从80.6微克每立方米降至30.5微克每立方米,下降幅度达到62%。黄润秋表示,污染防治攻坚战不能停步,还需持续深入进行。
黄润秋还介绍了全国的生态环境变化。去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新改善,可以概括为“下30,跨90”。全国PM2.5平均浓度首次降到30微克每立方米以下,达到29.3微克每立方米,累计下降幅度达到16.3%。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90.4%,长江连续五年、黄河连续三年干流水质达到二类及以上。
取得这些成效的关键在于人的努力。去年生态环境部调整了PM2.5浓度发布的规则,从整数位调整到小数点后一位,以更精准反映各地治理成效。工程减排方面,“十四五”以来谋划了1.9万个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污染物减排显著。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工程新增200万户,总量达4100万户。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累计完成9.3亿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分别下降15%和11%。
结构减排方面,高污染排放和高碳排放的传统产业产量趋于稳定或回落,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可再生能源装机连续两年突破3亿千瓦,去年达到3.72亿千瓦,占发电总装机的56%,发电量占比超过35%。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占比也超过了40%。
管理减排方面,去年开展了线上线下监督帮扶,解决了8万多个涉企问题,包括超标排放、偷排直排、弄虚作假等。还进行了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专项整治,推动15万辆柴油重卡达标排放。此外,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解决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黄润秋表示,未来将继续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惠及更多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