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化的转机与福瑞达面临的困局
上海家化迎来转机,展现出积极的态势和发展前景,福瑞达等企业却面临困局,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难题,当前,上海家化正努力寻求突破和发展,而福瑞达等企业则需要寻找解决困局的有效路径。
文|美觉BeautyNEXT
中国美妆企业,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分水岭上。
当潮水褪去,依靠渠道与流量红利实现爆发式增长的路径已然失效,取而代之的,是一场对企业品牌资产深度与经营内功的严峻考验。
近期,本土头部美妆企业们密集发布的2025年三季报,清晰地将这一分野呈现在市场面前:有的企业尚在转型阵痛中挣扎,而有的企业则凭借品牌价值率先触底反弹。
告别流量的速成,未来,美妆行业将回归品牌价值的慢功夫。
01 业绩持续下滑,贝泰妮、福瑞达仍在阵痛中
10月27日,贝泰妮发布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34.64亿元,同比下滑13.78%;净利润达2.72亿元,同比下滑34.45%。
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季度营收达10.92亿元,同比下滑9.95%;归属母净利润2522万元,同比增长136.55%。
下半年开始,贝泰妮进一步收缩经营成本、优化运营模型,贯彻从“规模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增长”的战略调整,由此使得三季度的单季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数据显示,贝泰妮前三季度营业成本为8.89亿元,同比降低15.75%;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18.38亿元,同比降低8.55%。
反观2024年,其营业收入57.36亿元,同比增长3.87%;净利润5.03亿元,同比下滑33.54%。而2024全年销售费用达28.66亿元,销售费用率49.97%,几乎过半收入用于营销,但对营收拉动的效果较微,反而稀释了利润。
当前,贝泰妮旗下除了薇诺娜,还有婴幼儿肌肤护理品牌“薇诺娜宝贝”、抗衰品牌“AOXMED瑷科缦”、分级祛痘解决方案品牌“贝芙汀”。但其对主力品牌薇诺娜的依赖度依旧过高,2025年上半年,薇诺娜品牌的营收为19.5亿元,占总收入的82.17%。2022年到2025年上半年,薇诺娜营收增速分别为24.60%、6.28%、-5.45%与-18.38%,增速持续放缓。
同样面临挑战的,还有福瑞达。
10月28日,福瑞达发布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收达25.97亿元,同比减少7.34%;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减少17.19%。其中,第三季度营收达8.07亿元,同比下降7.97%;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下滑23.07%;扣非净利0.26亿元,同比下滑34.87%。
从品牌来看,颐莲前三季度销售收入达7.86亿元,同比增长19.50%;其中喷雾产品线销售收入达6.64亿元,同比增长28%,依旧是核心产品。瑷尔博士前三季度销售收入达6.46亿元,同比下降28.93%,第三季度同比降幅收窄。
而在两年前的2023年,瑷尔博士还是福瑞达的第一大品牌。其2022年规模首次破10亿元,2023年营收达到顶峰的13.48亿元,2024年业绩开始下滑。按如今的情况来看,今年其营收或将难破10亿元。
对于业绩下滑,福瑞达在财报中表示,化妆品业务核心单品正处于产品迭代阶段,而新产品销量尚未达到足够规模,且线上流量红利减退,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收入有所减少,相应地影响利润减少。
02 营收、净利双增长,上海家化一扫阴霾
与上述两家仍在阵痛中的企业不同,上海家化在2025年一扫阴霾,实现了“V型”反弹。
10月27日,上海家化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49.61亿元,同比增长10.8%;净利润4.05亿元,同比增长149.1%。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达14.82亿元,同比增长28.3%。
而一年前,上海家化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1.55亿元,同比下滑20%;净利润同比下滑180%,单季亏损达7529万元。2024年,上海家化全年营业收入56.79亿元,同比下滑13.93%;净利润为-8.04亿元,同比下滑260.72%。
前三季度,上海家化跑出了三大“亿元级”单品——六神驱蚊蛋、玉泽第二代屏障修护面霜、佰草集新七白大白泥,拉动了品牌的整体业绩增长。与此同时,上海家化的美妆业务、线上渠道收入占比都显著增长。
业绩力挽狂澜的背后,是战略的奏效。
自一年前,上海家化迎来新任CEO林小海后,便开启了大刀阔斧的变革,通过一套清晰的组合拳成功激活了其品牌资产。
这种品牌资产的激活,并非单点操作,而是基于一套清晰的顶层战略。林小海提出了“四个聚焦”战略——聚焦核心品牌、聚焦品牌建设、聚焦线上渠道、聚焦效率提升,将「品牌」重新作为一切资源配置和增长策略的起点。
这一策略在玉泽、佰草集两大关键美妆品牌上,成效显著。
玉泽在2025年持续科研深化,强化专业信任,升级PBS屏障自生技术,创新青蒿提取物应用;同时迎来了品牌二十二年来首次全面焕新,将视觉主色调改为“安心绿”,官宣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为代言人,巩固“皮肤屏障修护专家”的定位。
佰草集则回归品牌的东方美学基因,以“高功效中国特色本草品牌”为定位,完成了品牌理念与视觉体系的全面焕新。其品牌标识、字体、主色调、海报风格等均有所调整,更符合当下的东方美学审美。与此同时,其三季度还推出了修护抗老五行修源系列,官宣演员刘涛为全新代言人。林小海十分看好该新品系列的核心单品“仙草油”,认为其有望在未来成为又一个亿级大单品。
上海家化旗下六神、高夫等老牌国货品牌,也都陆续完成品牌资产的激活和产品线梳理。
“上海家化在2025年通过深度且系统化的品牌激活工程,让玉泽和佰草集重新焕发了活力。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营销或产品更新,而是一次以品牌价值为核心驱动、自上而下的战略转型,最终推动公司整体业绩实现了强劲反弹。”一位业内人士向BeautyNEXT分析。
03 游戏规则的根本性改变:中国美妆进入「品牌价值」与「品牌生态」时代
事实上,不止是福瑞达、贝泰妮,进入2025年,不少头部本土美妆企业都业绩承压,或是陷入增长放缓,或是无法走出对主力品牌过度依赖的桎梏。
一方面,这是依靠渠道、营销、流量等外部因素发家的本土品牌,面临的群体性挑战。
以新锐品牌为例,过去十年,其增长的核心是渠道红利、营销效率,只要能精准地抓住流量洼地,品牌就能快速实现从0到1的突破。瑷尔博士正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
如今,随着渠道的碎片化,新的流量洼地难寻,流量成本高企,消费者则开始看重品牌的综合价值,运营复杂度指数级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品牌价值」就从一个“锦上添花”的虚词,变成了穿越周期的“硬实力”。
“新锐品牌的挑战,是品牌价值空心化。许多新锐品牌在过去是‘爆品公司’或‘流量运营公司’,而非‘品牌公司’。它们成功地打造了一两个爆款,但与消费者建立的是一种脆弱的‘交易关系’,而非牢固的‘情感关系’。当爆款产品进入生命周期末期,或面临更激烈的价格竞争与新的成分风潮时,由于品牌缺乏足够的情感联结,消费者流失会非常严重。”
他认为,瑷尔博士的营收大幅下滑,正是其品牌护城河不够深的直接体现,消费者喜欢的是它某一代的产品,而非“瑷尔博士”这个品牌本身。
“上海家化的逆势增长,则展现出老牌国货品牌资产变现的韧性。”上述人士谈到。
他分析,佰草集、玉泽等品牌,经过二十余年的经营,在消费者心中拥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情感记忆。佰草集,曾是百货渠道国货高端护肤的代表。玉泽早在敏感肌护肤、屏障修护等概念流行起来前,就一直专注于该领域。
“这是一种强大的、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无形资产。即使这些品牌一度因战略、渠道或产品创新滞后而陷入低谷,但其品牌知名度、信任感和经典形象依然存在。一旦公司进行正确的战略调整,这些沉睡的‘品牌资产’就能被迅速激活。”
对于中国美妆企业来说,补上「品牌价值」建设这门课是必经之路,所有玩家都不得不进入一场更考验内功、更需要耐心的长跑之中。
另一方面,中国美妆企业急需补足多品牌、多品类矩阵,构建「品牌生态」。
上述人士分析,中国美妆企业的多品牌矩阵搭建,需要从过去依赖单一流量路径的“复制”模式,转向一种更注重长期品牌价值、技术壁垒和生态协同的“创造”模式。这条路虽然更重、更慢,但无疑是通向一个可持续的、现代化的美妆集团的必由之路。
与此同时,大量级的品牌需要重新审视“规模”,正视健康、可持续的财务经营数据。
“贝泰妮三季度保利润,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未来的增长,必须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建立在品牌价值溢价和用户忠诚度之上,而不是赔本赚吆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