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2025财年业绩及中国业务战略调整,增长轨道上的三重价值潜力
星巴克发布了其最新财年业绩报告,显示在中国市场已重回增长轨道,公司计划出售中国业务的潜在股权,预计将带来“三重价值”,包括资本收益、股东价值提升以及加速中国市场增长的机会,星巴克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和信心得到了体现,其业绩和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文|小食代
“中国业务重回增长轨道令人欣喜。”星巴克首席执行官Brian Niccol(倪睿安)说:“在全球范围内更是蕴藏着巨大的增长机遇。”
他是在今天早间结束的业绩会上,说这番话的。据星巴克亮出的最新“成绩单”,中国业务上季度(截至9月28日的13周)实现了2%的同店销售增长,其中交易量增长9%,门店数量在季末突破了8000家,星享俱乐部活跃会员数达2550万新高;2025财年全年(截至9月28日的52周),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净收入录得接近5%的增长,折合人民币约220亿元,并表现出“良好的单店经济效益”。
小食代还留意到,对于外界瞩目的出售星巴克中国业务部分股权进展,Brian Niccol今天仅重申吸引多方浓厚兴趣、星巴克将保留在华业务“相当一部分股份”的口径,仍未点名谁是最后买家;不过,星巴克首席财务官Cathy Smith在会议上为华尔街分析师“划重点”,强调这个潜在交易将会为星巴克带来三重价值。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
220亿
在今天早些时候举行的业绩会上,星巴克首席执行官Brian Niccol在主动谈及中国业务时称赞,中国团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推动了需求增长,第四财季实现2%的同店销售增长,这也是连续第二个季度同店销售数字实现正增长,并且星巴克在华门店数量突破了8000家。
星巴克首席财务官Cathy Smith进一步补充说,在第四财季,国际业务净收入实现了9%同比增长,以超过20亿美元的收入创下了又一季度记录。其中,中国、日本、英国和墨西哥等许多主要国际市场推动了强劲的同店销售业绩。
她说,中国市场在期内持续增长并提升了盈利能力。中国市场的同店销售增长主要得益于持续的产品创新,尤其是关键的拿铁产品系列以及快速发展的外送业务。她赞扬,星巴克中国团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灵活,持续优化产品和价格结构。
小食代今天翻查最新财报了解到,在上一个季度,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增长2%,主要得益于交易量增长9%,同时平均客单价下降7%。在上季度,星巴克中国净收入为8.31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7.837亿美元,同比增长6%。
在2025财年,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下降1%,其中交易量增长4%,客单价下降5%。据小食代今天统计,全年逐财季来看,星巴克在华季度净收入分别为7.436亿美元、7.397亿美元、7.90亿美元、8.316亿美元,合共31.04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20亿元),整体上保持了增长态势,尤其是在后两个财季表现较为突出;2025财年相对于2024财年增长了1.466亿美元,增长幅度约为4.96%。
至于中国门店数方面,截至上季末,星巴克在华门店数为8011家。这意味着,星巴克中国一年内净新增415家门店,增幅5%;其中,在上季度的净新增门店数为183家。
对于外界关注的星巴克出售中国业务股权进展,Brian Niccol也主动谈及。
Brian Niccol说:“在战略方面,我们吸引了多位高质量合作伙伴(multiple high quality partners)的浓厚兴趣,他们看到了星巴克品牌和团队的重要价值。我们预计将在星巴克中国保留“相当一部分股份”,并对这一地区的长期增长潜力充满信心。”
“星巴克中国有良好的单店经济效益,这可以让我们更有动力去挖掘在中国市场持续看到的巨大潜力。”Cathy Smith说:“正如Brian提到的,我们仍然专注于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来帮助我们释放在中国的未来增长潜力。”
她特别提醒,潜在交易对星巴克的价值将体现在三个方面:未来合作伙伴的前期投资、星巴克在中国业务中保留“相当一部分股份”、未来中国市场支付给星巴克全球的特许经营费。
小食代介绍过,彭博本周引述“知情人士”称,博裕资本已成为星巴克公司寻求中国业务合作伙伴的首选。该交易可能使星巴克中国业务估值超过40亿美元,若计入特许权使用费,中国业务估值可能超过1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12亿人民币))。
“知情人士”还称,星巴克与博裕资本可能需要数月时间协商条款以敲定交易,但最终是否达成交易目前尚无定论;此外,包括互联网公司在内的其他企业也可能会以有限合伙人的身份加入,共同为交易提供融资。
而在更早的市场传言中,参与竞购的各方除了博裕资本外,还包括凯雷、红杉资本、春华资本和方源资本。尽管可能会出售控制权,但是星巴克被指有意在中国业务中保留高达49%的股份。
竞争策略
毫无疑问,相比于中国业务,Brian Niccol对于“修补”美国业务着墨更多,这同时也是华尔街关注焦点。截至上季度末,美国市场作为星巴克的基本盘拥有多达16864家门店,比中国市场门店数多出一倍。
“一年前我们启动战略,致力于回归卓越工艺与咖啡馆体验,这正是星巴克体验的精髓所在。”他说,在过去的2025财年,星巴克专注于执行计划,并在发现机遇时加速推进。上季度,他采取了“重大举措”,推进多项关键工作,成果表明计划正在奏效,转型已初见成效。
同时,他指2025财年三大核心领域的投资初见成效,这包括了通过卓越顾客服务提升体验、优化社区咖啡馆环境氛围、通过革新营销策略与菜单创新重塑品牌文化。
具体而言,首先是持续投资并推广“绿围裙服务模式”(Green Apron Service Model),新标准在全美落地。据介绍,针对人员配置和营业时间进行了投资,星巴克美国确保了在关键时段有更多员工在岗;经过对半数美国门店重新评估营业时间,营业时间被提前至凌晨5点前,以大力抢占早餐时段。作为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星巴克推出了一项算法,使全美80%的公司直营咖啡店平均服务时间控制在4分钟以内。
其次,星巴克正以严谨态度规划新店建设(包括选址、业态等),以全面提升顾客体验与单店经济效益。星巴克正在试点新型咖啡馆原型,通过降低建设成本、空间优化实现完整咖啡馆体验,上个月已将纽约某外送门店据此实施改造。此外,星巴克正全力推进空间升级改造计划,为门店重塑温暖氛围、丰富质感与舒适座位,并已在纽约及南加州完成近70家门店升级改造。
最后,全面升级了菜单。继在美国市场秋季成功推出新品后,9月底又在当地推出了高蛋白冷奶泡饮品和高蛋白拿铁(如今星巴克美国90%以上的饮品据称都能添加蛋白质,每杯能额外补充约15克蛋白质)。他说,这些产品采用优质原料精心制作,达到星巴克标准,标志着菜单研发进入稳健推进阶段。
在展望2026财年时,Brian Niccol预计星巴克将聚焦卓越执行,通过创新驱动增长,致力于成为“最佳服务企业”。他透露,将扩大助理店长岗位覆盖范围至更多直营门店,并大幅精简门店层级报告体系,将近20项指标精简为5项KPI,聚焦顾客体验与食品安全。他还透露,将推出升级版烘焙柜,以精致餐具呈现烘焙产品,营造好咖啡店的氛围。
小食代留意到,业绩会期间,有分析师提到“面对新的竞争对手,星巴克受到何种影响”。对此,Brian Niccol的回答是他的应对策略始终是保持最佳攻势,即确保星巴克始终代表着咖啡、饮品和美食的匠心品质,并提供和顾客的联结与体验。他强调,在面对竞争中深知规模至关重要,竞争将推动不断进步,他已要求整个组织聚焦于“比昨天更优秀”,这正是星巴克保持最佳攻势的体现。
另据Cathy Smith在会议上透露,作为重组计划的一部分,第四财季星巴克全球净关闭107家门店,它们被认定无法达到客户体验标准,即使通过潜在提升也难以改善盈利状况。未来,星巴克将专注于审慎的资本配置,正在推进降低建设成本、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时,营造温馨的工作环境。
“随着业务持续增长,我们的目标是提升每笔交易的质量与盈利能力。”她说,星巴克正处于多年转型期,第四财季成为了转折点,这是七个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全球同店销售额增长。同时,眼下的新财年第一季度的趋势令人鼓舞。“我们正专注于推动收入增长,同时管控可控范围内的成本,这让我们对增长充满信心。”
对于大宗商品价格,Cathy Smith今天说,显然咖啡价格尚未回落,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星巴克正据此采取应对措施,努力在业务中寻找可抵消成本增长的环节。
外界评价
对于最新出炉的财报,外界也给予很多关注。
今天,华尔街日报指出,星巴克全球同店销售额在经历了长达一年半的下滑后趋于稳定。上季度,美国同店销售在连续六个季度下滑后持平,全球同店销售额当季增长1%,这超出了分析师预期。
该报指出,Brian Niccol执掌星巴克一年来,仍致力于扭转颓势。他已裁减约2000个企业岗位,解雇了数千名咖啡师,同时缩减了星巴克在美国的门店数量。部分投资者支持他控制成本的做法,并期待公司恢复发布业绩指引。其他投资者对星巴克的热情有所降温,该公司股价自年初以来已下跌约8%。
彭博说,星巴克凭借强劲的国际销售额重回增长轨道,这是Brian Niccol重振星巴克计划的初步成功。他不得不应对因经济整体物价上涨而导致的消费者减少咖啡消费的困境。他的“Back to Starbucks”计划旨在提升咖啡店的吸引力并改善顾客服务。投资者担心这些改进措施的成本以及实施进度缓慢。
CNBC今天关注,星巴克外送已发展成为一项价值10亿美元的业务。报道说,这是一座“里程碑”,在第四财季外送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30%,而外送的增长正值该公司整体美国业务开始复苏之际。与中国等其他市场相比,美国消费者接受咖啡外送的速度较慢。或许是为了证明更高的价格合理,据星巴克公司称,其典型的外送订单金额几乎是店内交易的两倍,目前超过40%的外送订单包含食品。
路透更关注咖啡价格,咖啡豆的高成本至少在未来两个季度仍将对星巴克构成不利因素。路透引述Brian Niccol今天说,星巴克明年将谨慎对待价格上涨,预计不会出现大范围的菜单价格上涨;Cathy Smith则表示,星巴克去年减少折扣的策略提高了平均交易额。路透注意到,星巴克此前降低了中国非咖啡饮品的价格,并一直在努力提供更多定制化服务和本地化口味。
路透最后引述餐饮业顾问John Gordon表示,他从最新的业绩中得出的结论是,鉴于营业利润率的收缩,星巴克的复苏将比华尔街预期的“要长得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