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时光里的非遗,萍乡春锣:传递吉祥的使者,传承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访客 2024-06-08 09:53:41 2432 抢沙发

6月8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早已融入萍乡人生活的春锣、农村孩子熟悉的竹篾、传承300年历史的畲族民俗……

龙字排版艺术的传承……我们守护和传承的是这片土地的瑰宝,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编者

春锣之美

文/图 付楚斌

走近歌剧排练厅,走廊里传来彭丽萍的声音,她正带领学生们演唱萍乡春锣经典曲目《将军归来》。她身穿绣花黑色唐装背心,身上用明黄色绸缎系着春锣春鼓,唱腔清脆,气势十足,舞台动作干净利落,身材娇小,气场强大。

萍乡春锣是吉祥的使者。每逢佳节喜事,人们总喜欢设宴款待亲朋好友,也乐于邀请春锣表演者敲锣打鼓,在满堂掌声中把聚会的气氛推向最高点。春锣表演者往往身穿鲜艳的中国表演服装,腰间系着鲜黄色或红色绸缎的小鼓和小铜锣,左手握鼓槌,右手握锣锤,交叉击打鼓锣,发出“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等富有节奏感的声音。表演者对人对事进行赞美,用方言唱出优美的词句,通俗易懂,节奏鲜明,气势磅礴。

萍乡春锣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与百姓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历法普及前,报春者将二十四节气串成歌谣,挨家挨户提醒人们及时播种。在历法普及后,报春变成了迎春,说唱者在春暖大地之时,扛着锣鼓,向人们讲述好消息或喜事,渐渐成为春节期间的一道喜庆风景。后来,春锣慢慢传到宜春、醴陵、浏阳等地。表演内容以“见赞”为主,即赞颂所见所闻。表演者即兴表演能力强,整个人就像一个装满吉语的大布袋,男女老少、鸡鸭鱼鹅、柴米油盐等都可以纳入歌词之中。 随着锣鼓的节奏和灵活的身姿表演,现场的气氛瞬间被点燃,许多人以此为生,给大家带来欢乐吉祥,同时也为自己赚取了生活费。

时光里的非遗

▲彭丽萍表演《萍乡春罗》。

21世纪初,萍乡市文联选派萍乡春锣剧《落日红似二月花》参加全国曲艺展演。原先的演员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萍乡市文联决定让嗓音洪亮的彭丽萍接替。为了尽快熟悉表演内容,彭丽萍每天都到师父雍开泉家里练唱、学动作、弹伴奏。她清晨出发,日落归家,思来想去,一想就是一个多月。最终,彭丽萍凭借这一节目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建国六十周年中青年曲艺艺术家”称号,她是获此殊荣的30位艺术家中,唯一的江西表演艺术家。

从此,彭丽萍正式拜师学艺,成为萍乡春罗第六代传承人。此后的二十年,前十年,彭丽萍作为师父雍开泉的搭档,登上全国各地的舞台,观众的掌声和鲜花一次次给了她信心;后十年,她和师弟易国华默契合作,让《怪歌》一曲传遍省外,名声大噪。他们致力于从内到外,从演唱风格到表现形式,对萍乡春罗进行创新。过去,萍乡春罗的演唱内容多以“唱赞”为主,内容比较松散、重复。彭丽萍坚信,只有好的故事,才能丰富萍乡春罗的内容。让观众像听说书人一样,跟随剧情,感同身受,建立更深的共鸣。 将好故事与已有的春罗曲调融合,需要更多专业的创作人才进行剧本创作。两人精湛的演奏技巧,加上刘伟平、苗志杰等作者精心打磨的歌词,让原本质朴甚至有些俗气的萍乡春锣从单纯的说唱,上升为具有丰富元素的艺术唱腔。他们创作并演唱了《将军归来》《怪歌》《和声歌》《送情人路上》等优秀歌曲,歌词朗朗上口,唱腔节奏轻快,萍乡春锣逐渐走上更为广阔的艺术舞台。

2007年,彭丽萍与易国华表演《奇怪的歌声》,获得第二届中原六省曲艺大赛一等奖。获奖后,两人化妆、穿好服装赶回萍乡协调工作,却遭遇车祸,易国华骨折,彭丽萍头部受伤陷入昏迷。彭丽萍在安徽休宁醒来,说业内朋友和观众送来的鲜花让她心里暖暖的……

永开泉为萍乡春罗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在坚持舞台表演的同时,努力探索新颖的教学方式,不计报酬,言传身教,让一大批中青年艺术爱好者看到并爱上萍乡春罗。看到师父忙碌的身影,彭丽萍深受感动。十几年来,她和搭档易国华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教学上。为了从娃娃抓起,彭丽萍和易国华从2016年起,相继在萍石附属小学、翠湖小学、湘东中等职业学校等萍乡春罗传承班开班任教,收了百余名徒弟。2021年9月,彭丽萍被认定为萍乡春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谈及收徒条件时,彭丽萍反复提到“热情”两个字。她始终坚持,只要有热情,谁都可以来学。学习过程漫长,热情是面对困难时最坚强的后盾。她多年来教出的春罗爱好者,很多都能坚持练琴、登台表演,这让她看到了更多代代传承的可能性。

在充满爱心的“萍乡春罗大家庭”里,大家自发组织了萍乡春罗表演队。平日里,表演者可能是教师、律师、政府工作人员或学生。需要演出时,他们准时开始排练,需要创作时,他们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彭丽萍感慨道:我最享受在舞台上的每一刻。演出结束后,大家又回归各自的生活。人间烟火平凡无奇,但春罗是他们共同的牵挂。

在萍乡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里,专门设立了萍乡春锣展厅,正对入口处,一幅巨幅演出照片,是雍开泉、彭丽萍在台上表演《将军回乡》。

彭丽萍站在昔日的自己面前,还是那一头黑色发髻,穿着同样红色的演出服,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了一起。

时光悠长,仿佛只有时间飞逝,美丽依旧,而且愈发芬芳。

跳舞吧!畲村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颖

洞头乡的燕子并不怕无人机。

高山之上,河水清澈。岸边,红黄相间的鸢尾花随水绽放,独特的畲族建筑旁,凤凰图腾随风摇曳。岸边,恢复原貌的特色古民居连板地前,九条龙腾空舞动,姿态灵动;千人长桌宴席上,原生态山歌奔放奔放,触动人心。夜幕降临,篝火升起,火光中充满人文气息的歌舞,温柔地缓解着旅人的疲惫。这是记者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会昌县洞头乡洞头畲青镇的体验。

这里回应了游客对独特民俗风情的想象,也迸发出当下乡村旅游的活力。来自深圳、南昌、会昌县等地的游客纷纷慕名而来,除了沉浸式体验畲村保存完好的民俗风情外,游客还可以走进保存着深山完整农耕文化的畲族风情博物馆,到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体验工坊喝客家茶、吃会昌特色鱼缸、尝灰水年糕、尝酸辣莲子梅。来自会昌县的彭女士和万先生一家十几口人,驱车来到民俗游行现场游玩,怀里还抱着家中最小的一位——一个4个月大的孙子。“我们第一次看到龙,有趣、热闹、特别!很适合带孩子一家人来过周末。” 就在彭女士饶有兴致地谈论的时候,由当地歙村村民和闽浙歙村人组成的三四百人的舞龙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人群上空,雄蜂、燕子在自由盘旋,身后,层峦叠翠的雪莲山将小镇团团围住。

时光里的非遗

▲村民在长桌宴上演唱畲族山歌。摄影:梁琴

这里蕴藏着非遗代际传承的顽强理想与匠心。洞头畲族村以兰姓畲族为主,人口逾千人。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排龙传承人、62岁的兰照兴告诉记者,洞头畲族排龙已有近300年历史,大多寄托着“天下太平”、“安居乐业”等吉祥语,也会与时俱进,在内容和样式上做一些改良。比如改良后的龙头现在用的是钢管,每根重约10公斤。如今,兰照兴已在村里组建了4支排龙队,2018年至今,他还担任当地中小学非遗进校园排龙传承大师。 “学排龙最重要的是对体能的要求,所以我们会从五年级的孩子开始,基本保证每个年级都有一支排龙队,让畲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一代不至于失传。”

46 岁的兰德武是另一位在学校教舞龙的老师,他每周给孩子们上一节课,他练习舞龙已有十多年,现在是村里一支常备舞龙队的队长。我们的交谈让他想起了自己舞龙的初衷:“我三十多岁的时候开始舞龙,觉得很有意思,可以把畲族的东西传承下去。”

蓝德武也是洞头畲村的一名村干部,谈起舞龙传承的艰难,他不禁感叹,“年轻人都走了,锣鼓队很多队员都六七十岁了,收入不高,老家伙在外打工一天能挣一百多元,舞龙可能就挣几十元。有人退缩,可以理解。我们到户做活,也抓紧机会到他们家吃饭,都是老乡,到他们家坐坐聊聊天,也聊聊村里的文化保护规划,这样人心就凝聚起来了。”

2023年,洞头畲村百子龙队在全省演出了100多场,蓝德武觉得最精彩的就是元宵晚会:“热闹啊!舞动有气势!”

“可今天游客这么多,也很热闹,有什么区别呢?”记者问。

“这里人真多,年轻人都回来了,能跳舞的龙有八九条!”兰德乌顿了顿又补充道,“我儿子也在里面,和我们一起跳舞。”

工匠心中,乡情纠结,纠结不已。

这份真挚的心,得到了关爱青少年们的认可。现场小观众兰英说:“我的爸爸就是今天舞龙比赛的队员!作为畲族人,今天我对畲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记者在洞头乡见到了会昌县文化馆主任黄振荣,他介绍说,会昌县共有2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就包括洞头的摆龙门阵、山歌等。近年来,旅游经济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奢香小吃、芙蓉李、竹子、蘑菇、甘蔗等特色农产品也逐渐走出国门……

通过研修培训、旅游队伍建设、畲族民宿、民族美食、演艺体验、农产品推广等,2023年,洞头畲族小镇景区共接待游客18.6万人次,旅游相关收入突破1200万元。 洞头乡乡长刘诗阳告诉记者:“除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洞头灰水米糕制作工艺外,我们带队到浙江、福建等畲族自治县乡进行实地考察,全面学习帽舞、畲族婚礼、乌米饭、畲酒等畲族民俗精髓,让游客有身临其境、别具一格的深度旅游体验。我们还时时思考创新,除了定期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全国乡村晚会、乡村趣味运动会、畲族乡村自行车骑行等节庆民俗活动外,还不断唱响高山、有机、富硒的‘熊美人’、‘东藏畲味’等名、特、新品牌,做好洞头地方特色特色产品。”

畲族村地处赣、粤、闽三省交界处,周围青山绿水,天地辽阔。

竹篾作为绘画画笔

郭勤文图片

桌子上摆满了竹篾,工作台上散落着竹刀、刮刀、竹尺等工具。许建元将刚刚刮好的竹篾按照经纬的顺序交织在一起。细细的竹篾在他指尖上翩翩起舞,发出吱吱作响的声音。一阵微风吹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竹香,格外清新。

“这是我的第二幅竹编画《清明上河图》。这一次尺寸更大,画面会更加细致,面临的挑战也更大。”许建元说,竹编画最难处理的就是“眼睛”。《清明上河图》不仅人物数量多,而且分布密集,要想通过编织不同的眼睛来体现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差异,需要采用多种手法,才能达到生动传神的效果。

临川气候温暖湿润,盛产毛竹、桂竹等竹子,大大小小的竹林遍布城镇乡村。得益于丰富的竹子资源,以及临川人因地制宜的智慧,临川竹编技艺应运而生,并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临川区罗湖镇梁溪村村民徐建元,是四代竹编工匠,他从小就喜爱竹编,16岁拜师学徒,至今已练习竹编41年。

在经济困难的年代,竹编艺人主要以制作竹席、竹篓、筐子等实用用具为生。二十多年前的一个春天,许建元在村里一户人家的婚礼上偶然看到了一对精美的竹编食盒,盒盖上还有一对用竹丝织成的精美凤凰图案,这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我们的竹子也能织成这么精美的画,我要学一学!”许建元兴奋地从工作室厢房里拿出同样的古董给笔者看,一边拿起抹布轻轻擦去上面的点点灰尘,一边回忆当时的情景。

他听说乐安县有一位叫丁云忠的老人,他编织的竹制品、手工艺品形象逼真,色彩均匀,曾带着作品参加过广交会和省内外的画展,于是许建元便拜丁云忠为师,开始系统学习竹编画。

▲竹编花瓶《临川四梦》在福州博物馆展出。

编织竹画首先要把竹篾做得细腻柔韧。每根竹子从头尾截去,再经过劈竹、分篾、斩篾等30多道工序,才能做出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粗细均匀、长短一致的竹篾。再用水煮熟,就能达到防虫、防麻斑、防霉的效果。

临川竹编特产“雨滴织”,是将一些竹条染成红色、黑色等颜色,通过间隔四条、六条或八条经条,在经纬条平面上形成不同颜色的“雨滴”,根据需要将无数个“雨滴”织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一根普通竹子神奇蜕变的背后,是一代代工匠的积累与传承,是他们日夜操劳的辛勤汗水。

多年来,徐建元一直钻研竹编。2007年8月,一幅诙谐有趣的画作《百福迎奥运》受到大家的喜爱。之后,他又陆续创作了《清明上河图》《八骏图》《兰亭序》《临川四梦》等竹编作品。2010年6月18日,临川竹编技艺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徐建元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川竹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23年11月,竹编画作《清明上河图》被中国国家版本图书馆收藏。2024年5月31日,被中国国家版本图书馆永久收藏,并入选精品版展。 这是江西省收藏的唯一一件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画长卷技艺。

竹编作品《清明上河图》长20.13米,宽1.1米,使用了150多根精挑细选的竹子,由16000多条竹子组成。“我花了近三年的时间,白天八小时织《清明上河图》,晚上四个小时织竹席,以维持生计。”一半是理想,一半是生活,许建元一直耐心地编织着。许建元说,自己一生只做这一件事,不管有多难,也要完成。千锤百炼后坚韧坚强,这是竹子的韧劲,也是许建元的坚持。

相较于瑞昌竹编的立体感和文化创意感,临川竹编更注重平面图案和诗意的创作。四十余年来,徐建元倾向于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竹编画创作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竹编花瓶《临川四梦》。2016年,为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徐建元提前一年就开始构思将汤显祖和他的《临川四梦》做成竹编作品。花瓶上,汤显祖的形象与古书《牡丹亭》插图、清版《临川四梦》相结合,作品画面淡雅古朴,层次丰富,立体感强,兼具审美意蕴和文化内涵。

如今,许建元最大的心愿,是让更多人了解、喜欢临川竹编。“我感觉孩子们很愿意学,我也乐于教,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竹编技艺的未来。”近年来,许建元和儿子许志军先后在茅牌乡中心小学、宜黄县特殊教育学校、抚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培训班。

万丝交织,丝线成画。走进南昌万寿宫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和抚州文昌里竹艺馆,形态各异、工艺精美的竹编生活用品整齐地陈列着。一老一小两位小朋友演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技艺,引得众多顾客驻足观看。万丝交织,丝线成画。“希望通过工艺传承,让更多人的生活充满竹的芬芳。”徐建元说。

“这幅《清明上河图》2.0版什么时候能完成啊?”游客问。

“必须在我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完成。”许建元扶了扶老花镜,继续摆弄着竹丝。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43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