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一针青春,价格降至2999元,重返青春的机会来了?

访客 2025-10-09 15:01:14 77832 抢沙发
一针只需2999元,“青春”价格大幅下调,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可能是实现年轻梦想的机会,这一降价举措可能会让更多人能够负担得起这一美容技术,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提升自信,这也引发了关于美容技术普及和价格透明度的讨论,这一变化无疑给追求美丽的人们带来了福音,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摘要字数控制在100-200字以内。

“终于有我能打得起的童颜针了。”上月底,北京白领于欣悦(化名)看到新氧上线2999元的“奇迹童颜3.0”产品时心想。

要知道,主打抗衰效果显著又自然的童颜针,普遍定价万元以上。而此次新氧与西宏生物合作定制的童颜针,直接将价格拉进了3000元内。

价格骤降之下,讨论迅速分化。如于欣悦者,感叹抗衰平权终于到来;但其他观望者则不乏担心:如此低价的针,靠谱吗?

一针青春,价格降至2999元,重返青春的机会来了?

图/图虫创意

“史上最低价”

过去几年,童颜针是医美圈毫无疑问的热词之一。

热度一方面源于消费者对青春的需求增长,美团去年数据显示,约84%的医美需求集中在维养与抗衰类项目。

另一方面,从原理来看,核心成分为聚左旋乳酸(PLLA)或聚双旋乳酸(PDLLA)的童颜针属于医美再生注射剂,通过刺激自体胶原蛋白再生,实现面部紧致与填充效果。

相比通过物理填充的玻尿酸,童颜针被业内视作更长效、更自然的抗衰产品,这也使得其愈发获得消费者青睐。

动脉网数据显示,以出厂价计,国内首款童颜针获批的2021年,这一市场规模刚刚超过1亿元;而去年这一数字据估计超过30亿元,未来五年会达到百亿级。

当然,想用童颜针保住青春的价格并不便宜。以拥有国内首张童颜针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艾维岚为例,凭借一度的市场独占期和先发优势,厂商长春圣博玛将其官方指导价长期维持在18800元/支。

即便此后,爱美客的濡白天使、江苏吴中代理的艾塑菲、高德美的塑妍萃、普丽妍的普丽妍、四环医药的斯弗妍、西宏生物的丽真然等产品相继获批上市,但童颜针的价格仍始终徘徊在万元以上区间。

此番打出2999元“史上最低价”的新氧,已经不是第一次要把童颜针的价格打下来了。

公开报道显示,2023年,新氧推出采用普丽妍的“奇迹童颜1.0”,但4999元的价格尚不足普丽妍官方指导价16800元的零头;去年,新氧又采用艾维岚推出“奇迹童颜2.0”,18800元的厂商控价被其压缩到5999元。这两轮低价尝试均引发厂商不满,普丽妍与圣博玛先后向新氧发函,要求下架产品并中止供货。

或也正因如此,9月23日的“奇迹童颜3.0”发布会上,新氧CEO金星强调,这是其与西宏生物合作定制的童颜针产品,而后者不干预机构终端的定价。

这一“定制+自主定价”的模式,不仅让童颜针价格跌至历史最低,也在行业内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靠谱吗?

毕竟,这件事的背后,是医美行业上游厂商与中游平台及机构间的深层博弈。

消费医疗SaaS服务商岚时科技联合创始人吴祖鹏指出,新氧的行动核心在于解构上游厂家对整个医美价值链的话语权。“长期以来,上游厂商拿走了医美行业的大部分利润,中游(医美机构)和下游(获客渠道)大多只有勉强糊口的微利。上游掌握定价权,终端消费者也只能被迫接受(价格)。”

以童颜针所属的轻医美赛道为例,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上游厂商的净利率在30%左右,而中游和下游净利率则在10%甚至更低。吴祖鹏表示,新氧通过低价童颜针,试图打破这种局面,让市场回到合理区间。

“天下苦上游久矣,我总觉得需要有人‘揭竿而起’。”金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并未讳言其挑战上游的决心。

但一个核心问题在于:2999元的价格靠谱吗?

这就要先回到童颜针的成本结构上来看。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表示,童颜针成本主要包括原料、研发、生产工艺、认证审批、营销和渠道费用。据其了解,其中,原料成本占10%—20%,研发和临床测试占15%—25%,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占20%—30%,医疗器械认证和审批费用占10%—15%,营销和渠道费用占30%—40%。

另据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了解,市场上万元级别的童颜针,品牌溢价和渠道利润可能占比达70%以上。

这也意味着,当前童颜针的市场价格中确实掺杂了一定的虚高空间。

不过吴祖鹏表示,虽然童颜针的生产成本并不高,但其研发成本和市场费用,尤其是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获取成本高昂,单此项便需要1500万至3000万元。“在产品上市后,厂商一定是有现金回流和利润诉求的,且考虑到生命周期问题,单价定得比较高才能实现。”

相比之下,作为中游的新氧,较上游厂商少了研发及合规等成本压力,同时通过跳过多级代理的平台直采模式释放中间差价,从而实现低价。

此外,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还补充道,新氧或可通过低价童颜针产品吸引流量,推动其自营诊所扩张,形成低价引流到服务增值的闭环,以形成规模效应覆盖基础成本。

从这一角度来说,新氧的低价童颜针更像是一场平台级的价格实验。至于其可持续性和市场接受度,仍需时间观察。

仍待充分竞争

无论如何,此次价格波动已经激起更广泛的涟漪。

在詹军豪看来,2999元的产品有助于推动童颜针的普惠化,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到该产品,降低了医美消费的门槛。

于消费者和机构而言,这都将意味着更多的选择。

然而价格下探的另一面,是隐忧。

一方面,消费者面临的隐性风险可能被低估。詹军豪担心,低价童颜针之下,部分医美机构可能会为保证利润,在操作环节压缩成本,譬如削弱医生培训、简化操作流程;或者通过增加术前咨询费、术后修复套餐等方式进行隐形收费。

另一方面,利润分配格局的重塑可能加剧行业分化。当平台通过补贴打破上游品牌与渠道的垄断后,利润开始向终端机构与医生倾斜。这在短期内或能吸引优质医生资源,推动技术下沉,但长期看,头部医美机构凭借规模与规范运营能力能够承接更多流量,而大量中小型诊所则可能被迫卷入价格战,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

更深层的风险,是质量与安全底线被动摇。

随着目前至少9款童颜针产品获批上市,更多产品仍在审批途中,供给的丰富将必然加剧竞争。吴祖鹏表示:“为了生存与发展,厂商必然选择‘以价换量’,价格持续走低是大势所趋。”

王鹏提醒,若市场陷入非理性价格战,可能导致原料纯度、生产工艺简化等问题。某医美上游从业者也坦言:“压缩利润的策略可能影响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行业创新动力,给消费者权益和行业健康发展带来潜在风险。”

市场或需要在高端溢价与普惠下沉之间找到新的平衡。未来,经过消费者的进一步检验后,市场将可能形成分层、梯队化的品牌格局,比如高端市场由艾维岚等主导,中低端市场则可能出现更多如新氧定制款等高性价比选择。

“最终童颜针会变成消费品,就像护肤品一样。”吴祖鹏判断,“当市场充分竞争后,消费者才可能享受到真正的红利。”

作者:石晗旭

编辑:余源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783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