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西贝大降价,中产宝妈消费态度引关注?

访客 2025-10-02 18:30:19 66541 抢沙发
西贝餐饮降价促销,中产阶层宝妈是否愿意买单成为关注焦点,此次降价策略是否能够有效吸引消费者,尚待市场验证,摘要字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西贝的降价策略能否获得中产宝妈群体的青睐,仍需观察市场反应及消费者的实际购买行为。

文|新品略财经 吴文武

和罗永浩大战之后的西贝,最新选择了大降价,意欲何为?更重要的是西贝能获得中产,特别是能重新赢回中产宝妈的信任吗?

01西贝大降价自救

此前一直很傲气的西贝,在和知名大V罗永浩发生了预制菜争议事件后,最新又放了大招。

《新品略财经》关注到,10月1日起,西贝全国门店对菜品进行大幅降价,这轮降价幅度达到20%至40%,不仅在西贝公司发展历程里很罕见,在整个餐饮行业中也都极为罕见。

因为降价通知来得太突然,西贝门店的新菜单都赶不及印刷,全国门店工作人员都在帮忙,往旧菜上贴新标签,犹如“打补丁”。

据媒体报道和西贝官方小程序显示,西贝菜品在10月1日进行了降价。例如,葱香烤鱼原价89元,现价79元。胡麻油炒鸡蛋原价43元,现价33元。

其实,西贝降价的消息早在9月29日晚上就被网友爆料出来,到了10月1日,西贝方面也确认全国范围门店确实有降价行为。

西贝降价话题很快被媒体聚焦报道,冲上微博热搜,引发全网关注和热议。

近日,西贝还推出了“西贝请吃饭”活动,面向到店就餐客户发放100元堂食无门槛代金券。有西贝店员向媒体表示,10月8日前领券,10月31日前使用。

在社交媒体上,有不少网友晒出自己用代金券后的价格。一位网友表示,两个人刚好点了200元,最后实付0元。还有网友表示,用餐后实际支付了几元或者十几元。更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称,谢谢老板,老板大气!

在“降价+代金券”的双重效应下,在一线门店降价的效果很快显现,吸引了很多消费者去店里就餐,让“冷清”了一小段时间的西贝门店又热闹了起来。

那么,西贝为何会选择在这个十一黄金周假期突然降价?又有何目的?

在《新品略财经》看来,经过上个月西贝和罗永浩之间展开了一场预制菜的争议大战,西贝无论是从品牌声量,还是品牌形象,乃至是一线门店生意大幅下降等方面都被打疼了,既有被动的一面,也有主动的一面,西贝降价有以下三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就是要通过降价去吸引客流和吸引消费者就餐,弥补此前“西罗预制菜大战”而带来的业务损失,这是自救的一面。

第二个目的是十一黄金周小长假是餐饮行业消费旺季,西贝通过降价+代金券的双优惠去吸引客流,以价换量,冲销量,冲业绩。

第三个目的就是通过降价表现出诚意,去修复近期负面带来的一系列品牌形象和市场声誉损失,某种程度上是想让消费者和市场赶紧翻篇过去的负面。

02中产宝妈会买单吗?

西贝的发展故事已经被媒体报道了多年,贾国龙也经常接受媒体采访,出席活动发表观点等,西贝也是一家网红餐饮连锁品牌。

过去,外界对西贝的关注焦点是西贝是餐饮行业知名连锁品牌,门店遍布全国,主打西北菜,透明厨房,饭点去西贝都得取号排队,媒体对西贝的报道和外界对西贝的认识都是偏正面。

回顾这场预制菜争议,的确让外界和网友看到了西贝在过去或从未见过的另外一面或者是更多面。

西贝门店大多开在购物中心,相对较高的价格让其主要消费者是中产家庭、城市白领等人群,而在西贝的众多标签中,西贝的一大主要消费人群就是中产家庭,大人带着小孩吃西贝的家庭消费场景。

贾国龙为了让西贝有更显著的新标签,从2017年开始就推出了“家庭友好餐厅”战略,更是提出了“家有宝贝,就吃西贝”的口号,持续发力儿童套餐品类,很受家庭消费者,特别是小朋友的欢迎。

有媒体报道称,西贝凭借专业儿童套餐曾荣获2024年“国民消费创新案例”,还宣传称服务家庭超过2亿人次,专业儿童套餐累计销售超4000万份,2024年儿童客流占比持续攀升。

然而在此前的‘西罗预制菜大战”争议中,西贝的儿童套餐使用的西蓝花为保质期两年的冷冻品,尽管经过专业机构检测,确保符合有机标准,但还是让不少经常带孩子吃西贝儿童套餐的家长破防了,网上出现了西蓝花的保质期比吃饭孩子年龄还大的调侃。

西贝9月15日发布致歉信并公布调整措施,承诺于10月1日前在全国门店完成包括“将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为门店现场加工”在内的九项整改措施。

中产宝妈群体当然最关心的还是西贝的儿童餐部分的整改。西贝表示,儿童餐菜品现做现卖。

比如,牛肉焖饭原来使用预制牛肉酱调整为门店现炒,牛肉饼改为门店现做牛肉饼。

据媒体报道称,西贝现在取消25分钟上菜承诺,整改措施基本落实。其中,儿童餐鳕鱼条已经现炸。

9月23日,西贝公众号发布了《7岁的毛毛:我以为以后再也吃不到西贝了》的煽情文章,被质疑利用儿童情感营销,次日紧急删除,可见,主推特色儿童餐的西贝还是想吸引家庭消费,重点吸引有小孩家庭的消费者。

西贝的儿童餐整改为门店现做,目的也是为了挽回中产家庭和宝爸宝妈人群负面影响,重新赢回信任。

在《新品略财经》看来,门店现场制作,再加上西贝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及背后的标准化品控等,再加上现在又通过降价和发放代金券等组合策略,还是能吸引不少中产家庭带着孩子去吃儿童餐,但西贝未来要想长期赢得中产家庭和家长去消费,在儿童餐品类板块需要推出更多新菜品。

03西贝风波后,预制菜争议不会停

尽管现在西贝和罗永浩的预制菜争议事件已经翻篇过去,但对整个食品加工行业,以及整个餐饮行业,特别是对大型连锁餐饮企业而言,预制菜永远是一个绕不开和躲不掉的话题。

西贝的预制菜争议风波的确波及到了行业里的其他餐饮品牌。比如,绿茶餐厅就撤掉了门口摆放的“本店无预制菜,现点现做”的招牌,更是让曾经火爆全网的太二酸菜鱼“躺枪”尴尬地上了几次热搜。

从西贝等餐饮企业角度来说,从行规定义界定标准来说,先预制加工不是预制菜,和消费者及网友们的观念则是截然不同。

在《新品略财经》看来,西贝风波之后,预制菜的争议不会停,但这次事件对整个餐饮行业,乃至是对消费者的影响是多面且深远、长远的。

一方面,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聪明,各种信息获取渠道已经没有了那么多信息差,从价格方面来说,也有很多消费者不会排斥预制菜,需要价格透明、信息透明、直接告知。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重视餐饮消费健康,的确对预制菜会有不同的观点,餐饮企业也要注意这一变化。

另一方面,西贝风波之后,也掀起了一阵餐饮行业现做潮,很多餐厅都打出了本店无预制菜,现炒现做的标签,吸引了很多流量和客流。

对大型连锁餐饮企业而言,通过中央厨房预加工,再到门店加工制作,是为了让口味标准化、供应链流程化及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如果改为食材现买、店里加工制作到送上餐桌,时间长也会增加相应经营成本,但是为了讨好消费者,餐饮企业不得不这样去做。

比如,西贝整改后,很多菜品都是门店后厨现做,会增加消费者的等待时间,也会增加经营成本,两者看起来是矛盾的,但如果取得一个平衡点,对消费者和西贝都是双赢。

对餐饮企业而言,看到行业大事件对顾客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影响,就应该采取相应行动。

西贝风波后,不少餐饮企业已经开始行动或者早就行动起来了。比如,海底捞就在儿童套餐上增加了“部分预加工”的标注。

再比如,昔日爆火,现在失宠的太二酸菜鱼,现在正全面调改为鲜活店,主打新鲜概念,目的还是为了留住和吸引消费者。

餐饮行业变化快,更新迭代快,近些年来涌现出了不少新餐饮品牌和地方菜系出圈,也是主打现炒现做。比如,主打辣椒炒肉的费大厨,再比如,爆火的江西菜,也吸引了很多消费者。

从未来长远发展角度看,有关预制和预制菜的管理规范只会越来越严格、越来越透明,想耍小聪明的餐饮品牌,迟早会被消费者识破。

9月底,据媒体报道,广东早茶立法征求意见引发热议,其中一点就是预制菜须明示。

未来,预制菜的消费场景也会发生变化,以预制菜消费成熟的国家日本为例,一般预制菜、便当都是在商超、便利店售卖,更有严格的保质期及过期处理流程和要求。

西贝风波差不多过了,也在落实整改,西贝要想持续修复负面影响,要重新赢回更多市场信任,仅仅降价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拿出更多新措施。

参考资料:

[1]蓝鲸新闻:西贝大降价,部分菜品降幅超20%

[2]中国经济网:西贝确认大降价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654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