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50亿营收创新高 宝洁为何此时交棒
宝洁公司在最新财报中宣布实现6050亿营收的新高,这一成绩引人注目,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宝洁为何此时交出如此亮眼的业绩报告?这背后反映了公司多年来的品牌积累、市场定位精准、以及持续创新的能力,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宝洁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洞察力,成功抓住机遇,实现了业绩的突破,详情待进一步分析。
文 |未来迹FutureBeauty陈龙
编辑 |吴思馨
7月28日,全球更大日化企业宝洁集团发布公告称,现任首席运营官Shailesh Jejurikar将接替Jon R. Moelle(詹慕仁)担任宝洁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此决议自2026年1月1日起生效,宝洁集团迎来历史上首任印裔CEO。
宝洁现任CEO Jon R. Moelle詹慕仁
7月29日,宝洁集团发布2025财年(2024年7月—2025年6月财报),财报期内宝洁集团营收达到842.84亿美元(约合6049.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29%,业绩增长几乎陷入停滞状态。
结合不久前宝洁计划2年内裁员7000人的消息,业内不免出现“因增长不利换帅”的猜测。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842.84亿美元是近10年宝洁集团创下历史更高营收,同时,宝洁在财年内营业利润暴涨10.28%,达到204.51亿美元(约合1467.93亿元人民币),净收益达160.65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7.29%。
选择在业绩、利润双双创历史更高的时候进行掌舵人的交接,这次换帅显然是出于更稳健的思考。
宝洁换帅属于平稳过渡
“在充满活力、艰难且动荡的环境中,我们在 2025 财年实现了销售额和利润的增长,并向股东返还了大量现金。”宝洁现任CEO Jon R. Moelle詹慕仁在财报文件中乐观地表示。
詹慕仁所言非虚,在充满动荡的经济大环境中,宝洁在2025财年中依旧保持增长,且拥有更强的盈利能力。
纵观詹慕仁4年任期内宝洁集团的业绩不难发现,尽管这4年全球处于疫情和国际局势动荡带来的经济逆风周期里,宝洁依旧保持十分稳健的增长。作为全球更大的日化企业,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因此,詹慕仁的能力以及对宝洁的巨大贡献得到了集团的肯定。
“詹慕仁作为首席执行官的稳定领导,让公司持续实现强劲的增长和价值创造。”宝洁董事会首席董事Joe Jimenez表示。“我们感谢詹慕仁的战略领导,他的战略设计和实施,让宝洁在综合品牌矩阵、生产力和组织战略的优势塑造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是公司历史上最重要的转型之一。”
国外媒体也盛赞詹慕仁的领导能力:“在詹慕仁的4年任期中,宝洁取得了疫情后的销售繁荣,宝洁股价上涨了约13%。”
宝洁首席运营官Shailesh G. Jejurikar
正因如此,对于此次换帅,宝洁内部以及外部均持乐观的态度。
“为了可持续地成功,公司已经制定了强有力的计划,现在是过渡到Shailesh担任首席执行官的时候了”Joe Jimenez表示。
此前,宝洁首席通信官Damon Jones就曾向路透社表示,詹慕仁的卸任是董事会有计划、有序过渡的一部分。他表示,并无健康问题导致詹慕仁的卸任。事实上,1964年出生的詹慕仁在上个月年满61岁,属于正常退休。
Annex Wealth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Brian Jacobsen对此表示:“这可能更像是在一场漫长的比赛中传递接力棒,而不是动荡事件。”
之所以外界会对宝洁产生一定质疑,因为今年6月,宝洁集团宣布了一项投资组合和生产力计划,旨在调整其投资组合和组织架构,以优化成本结构和提升竞争力。在两年时间内,预计将产生约 1亿-1.6亿美元的非核心重组费用,并在 2027 财年年底前削减非制造业管理岗位人员多达 7000 人。
但从Shailesh G. Jejurikar的履历来看,他的领导能在重大调整期内成为业务经营和改革的有力保障。
宝洁公告显示,Shailesh G. Jejurikar于1989年加入宝洁公司,自2014年以来,Shailesh G. Jejurikar一直是宝洁全球领导团队的成员,在各大品类、部门和地区担任各种高级领导职务,并帮助建立宝洁在全球建立织物护理和家庭护理的核心业务。他还领导了宝洁在供应链、信息技术和全球业务服务方面的战略更新。
可见,作为宝洁内部成长起来的一员老将,Shailesh G. Jejurikar有着主导集团关键转型和调整的经验,这一点与詹慕仁的履历极为相似,也让宝洁对Shailesh G. Jejurikar在转型期担纲重任充满信心。
对此,董事会首席董事Joe Jimenez表示,董事会对Jejurikar充满信心。“Shailesh一直是宝洁领导团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多个企业以及发达和发展中地区作出了重大贡献。”
各大业务板块主打“稳”字诀
财报数据显示,美妆、理容、健康护理等各个部门的业绩变化极小,但各业务部门的销售额仍保持有机增长。
数据显示,在上一财年里,宝洁集团美妆板块有机销售额同比增长1%。其中,护发产品类的有机销售额则保持不变,创新驱动拉丁美洲和欧洲地区的增长,被北美和大中华区的销量下降所抵消。但护肤品有机产品销售额未变,源于大中华区的销量增长,被北美销量的下降以及不利的产品组合所抵消。
同期,口腔护理产品的有机销售额获得低个位数增长,这得益于高端创新产品的产品结构调整。由于价格策略,个人健康护理品类销售额小个位数增长,但部分被北美地区销量下降所抵消。
不难看出,“稳”字成为宝洁集团各大业绩板块的核心关键词。
这种稳定性,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尤为难得,而各个业务板块和集团整体表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表明,宝洁集团并未像其他企业一样因业绩下滑而被动调整战略,而是为了未来的聚焦和更好的成长,主动做出积极调整。
中国成为宝洁集团承压和转型的顶梁柱
中国市场将在宝洁集团未来转型战略中起到关键作用。
一方面,中国市场在2025年财年打了一场不错的翻身仗,成为宝洁集团稳定业绩的支柱。在今年的财报会中,宝洁集团高层对中国市场的表现赞赏有加,SK-II等品牌的业绩增长在整场财报会中得到多次点名表扬。
事实上,2024财年(2023.07-2024.06)业内和投资人曾为宝洁中国市场的表现表示担忧。
作为宝洁集团更大的海外市场,2025财年中国市场成为各大部门中核心增长来源,抵消了北美等市场的业绩下滑。
《FBeauty未来迹》统计宝洁中国部分核心品牌线上业绩发现,SK-II在上一财年内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13.29%,在各大平台上,SK-II也是少数几个没有出现下滑的主力国际美妆品牌之一。
2025上半财年(2024.07-2024.12),宝洁高管在财报会中透露,SK-II在大中华区销售额增长5%,但从当前数据来看,SK-II的整体增长可能更高。这得益于LXP产品系列的推出和520等多次有效的市场营销,在此次财报会上,集团高层再次对此给予肯定。
与此同时,海飞丝、潘婷、飘柔等三大核心洗护品牌均保持增长态势,《FBeauty未来迹》整合线上数据发现,飘柔品牌2025财年在线上交易额增长高达39.01%。
多个品牌良性增长,让中国市场成功转型为稳定增长的定心丸。
另一方面,中国市场的逆袭,为宝洁未来的业绩调整和增长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过去,宝洁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政策。
例如在分销渠道层面,改为按照品类结算,以此改变消费行为;在经营层面,让中国市场的经营运作,更接近成熟市场,从品类、前端创新到用户洞察的一切都更接近美国、欧洲;在消费沟通层面,将与消费者的内部和外部沟通,定位成为市场增长因素之一,让宝洁变得更加强大、与消费者建立更强的黏性。
这些策略的有效践行,带来了宝洁中国市场逆袭,这种中国经验也将影响宝洁全球市场的未来策略执行,宝洁高层在财报会上也数次表示,未来在产品创新、消费者沟通等多个维度,中国的经验和策略值得借鉴。
同样中国市场的增长,也让宝洁集团对未来有了更积极的预期。
“首先,未来是在好转的,并非一直在拉扯,整体上已经出现渐渐好转;其次中国市场的消费者一直在积极回应我们的创新,帮宝适增长达20%,SK-II增长达23%。”宝洁高层表示:“这验证了我们的主张是可行的,那就是我们要为中国消费者创造更高的价值,于我们掌控未来命运确定性而言,这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财报显示,宝洁公司预计2026财年的全年总销售额将较上年增长1%至5%。其中包括因外汇汇率和收购及资产剥离所产生的1%的净影响。同时,在有机销售额的增长受到30至50个基点的不利因素影响之下,该公司仍旧预计未来有机销售额增长0%至4%。
“我们制定强有力的计划,在当前环境下继续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我们仍致力于综合战略——专注于日常使用品类的聚焦型产品组合,以性能驱动品牌选择;在产品性能、包装、品牌传播、零售执行以及消费者和客户价值方面保持卓越。”宝洁高层自信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