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回应人工智能赋能教育 全面部署未来阶段

今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该文件总结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三年来的经验,并对未来一个阶段推进教育数字化进行了全面部署。
发布会上,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从学AI、用AI、创AI、护AI四个方面介绍了如何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在学AI方面,目标是构建全覆盖、分层次、高质量、有特色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具体措施包括开发通识科普资源课程, *** 系列微视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打造专业核心课程,更新人工智能学科知识框架和课程大纲,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开设前沿交叉讲座,邀请学者介绍最新科研成果,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用AI方面,推动人工智能融入教育全流程。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促进全面发展;帮助教师进行智能备课、课堂人机协同及学情分析,提升教学效率;支持学校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管理和科学决策,优化资源配置;加速科研范式变革,提高科研效率。此外,还将持续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AI试验场”,分类分批上线智能应用,特别是在思政教育、论文查重、心理健康等领域重点发力。
创AI方面,计划打造自主可控的教育大模型和开源生态。开展基于国产通用大模型开发教育专用大模型的研究;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开源社区,整合多模态数据,制定评价基准,组织开发者沙龙与激励计划;探索建设云端学校、智造空间等新型教学形态,通过智能学伴、数字导师等方式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
护AI方面,则强调筑牢技术、内容和伦理的安全防线。技术安全上,落实网信部门对人工智能服务的备案管理要求,评估语料和算法的安全性;内容安全上,建立评估标准,同步开展人机对抗式安全评估;伦理安全上,以人为本评估应用科学性,系统排查算法缺陷,在教育系统广泛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