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价格战狂人”刘强东再出手,对阵王兴能否创造奇迹?

访客 2025-04-14 18:03:35 47310
“价格战狂人”刘强东再出手,对阵王兴能否创造奇迹?摘要: 文丨刘颖出品丨大V商业知名互联网博主林军提到过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刘强东往事。刘强东常年在国外,京东的高管需要飞到伦敦...

文丨刘颖

“价格战狂人”刘强东再出手,对阵王兴能否创造奇迹?

出品丨大V商业

知名互联网博主林军提到过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刘强东往事。

刘强东常年在国外,京东的高管需要飞到伦敦或者迪拜开月会,京东是一家省钱文化的公司,高管们只能坐经济舱飞十几个小时,并且当天往返,非常痛苦。

后来刘强东大部分时间在东京,京东的高管才轻松了很多。

林军对刘强东遥控京东的看法是,这几年京东总是打不赢,很难说是刘强东“管”或“不管”。

京东的外卖业务很不一样。不管是和李斌吃饭还是年初出现在京东物流的新春家宴,都表明了刘强东这次是回国指挥了。

刘强东回国对京东的业务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过去,只有在和拼多多进行低价比拼时,市场才有传闻说刘强东回来了。

2022年底,刘强东亲自召开集团高管开会,意味着刘强东回归一线。

要知道,创始人是否在一线,这是对于管理一家公司来说有着非常大的体感差异。

比如写过《创京东》的知名互联网博主李志刚曾经提到,刘强东每年618会亲自盯着流量和订单,直到后来放权。

刘强东回来了,刘氏打法也重现。

今年初开始的骑手社保、百亿补贴,都表明这是一场具备强烈刘强东风格的战斗。刘强东极其擅长以小博大、以弱斗强,与图书巨头当当、电器巨头苏宁、电商巨头 *** 的多年缠斗中,刘强东都是后来者的身份获得了胜利。

某种意义上,只有刘强东在,京东的对外竞争才有意义,资源、资金都才能够提到All in的地位。

▌1、终于走到“烧钱”这一步

外卖的竞争终于还是走到了百亿补贴烧钱抢市场的阶段。

4月11日,京东宣布正式启动其外卖业务的“百亿补贴”计划,宣布将在一年内采用“全民补贴+爆品直降”的双重机制,投入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这可能是美团和饿了么竞争之后外卖市场更大的补贴战。

今年初,京东正式宣布进入外卖市场,首先祭出的招式就是给骑手上社保,企图争夺运力控制权。另外,京东还为商家免佣金来争夺商家的入驻。

对于京东外卖的竞争,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京东相对于美团是后来者,所有的动作都要围绕后来者竞争策略。

之前饿了么和美团的竞争,二者属于同一时期的对手,比拼的是从骑手到用户、商家等全面能力,任何一环落后都可能被对手超过。

同时,二者体量旗鼓相当,相关的战略都有着跟随性,一方的新策略另一方要紧紧跟随,直到一方出现失误。

后来者则更重要的是杠杆撬动。

后来者对于体量更大的市场优势者,策略上则是要以小博大。

比如京东最初为商家提供0佣金,这意味着美团如果跟进就会失去数百万商家的佣金收入;比如京东为骑手提供社保,但是京东骑手体量小于美团,如果美团跟进就会产生巨大的履约成本。

如今,京东外卖推出百亿补贴则是直接烧钱抢市场,如果美团跟进就会带来不止百亿的市场费用。

这种策略常见于早期的京东,刘强东极其擅长。

京东和当当的图书、苏宁的电器品类竞争,京东都是以新业务的身份和当时的细分品类巨头进行价格补贴战,比如当当拿出4000万补贴,京东就拿出8000万;和苏宁的竞争中,京东在全国招收5000名价格情报员,每店派驻2名,客户到国美、苏宁购买大家电时候,同京东客户端比价,如果便宜不足10%,京东立即现场发券。

可以说,补贴战是刘强东的发家本领之一。

▌2、刘强东的“三板斧”已用两招

过去京东在国内成为排名第二的电商平台,所依赖的是刘强东对电商平台两大核心的把握,之一个是低价,第二个是体验。

对于低价,刘强东此前批复高管的邮件中反复提到低价、成本。刘强东称,“我们的零售经营文化在逐渐丧失,很多兄弟开始夜郎自大、沾沾自喜,以为掌握了定价权,丝毫不再关注我们的低价优势。”

刘强东点名京东的低价问题后,京东零售迅速调整了方向,并在双11前夕开始了“低价心智专项行动”。

其中,除了要解决高供高返、托价、黄牛抢走低价商品等内部问题,还有一个对外的仗要打,那就是“长期用刺刀见红的方式应对,直到厂家重视并管控渠道的低价行为。”

2024年双十一,京东采销几乎是“踩着李佳琦”打价格战,才挽回一些价格上的消费者心智。

价格战是刘强东的第二板斧,之一板斧是物流体验。

京东做外卖,物流先行。

农历春节前一天,京东宣布私有化达达,将外卖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收在手中,随后,京东宣布骑手社保等相关事宜,京东在外卖中依然将物流视为之一位。

电商的争夺中,京东多年来凭借自建仓储和自由配送员,将京东物流的品质保障发挥到极致,这也是多年来刘强东始终称京东配送员为“兄弟”的原因。

京东是否会大规模自建外卖配送团队,也会是变量之一。达达的骑手多为外包,并不在京东的“社保”骑手范围内,同样,美团的很多骑手也是外包。

这中间有历史因素,美团的打法向来是先直营后加盟,对于骑手也是重点区域先自己跑通模式再放手出去。

那么京东是否会按照美团的打法,在核心地区烧钱大规模采用自有骑手,保证消费体验,在三四线城市等采用达达等外包骑手,尚未可知。

第三板斧会是什么,纵观京东和各家平台的竞争,可能是二选一。

目前京东和美团的争夺还在骑手和消费者,商家入驻是否会受到限制,决定了未来格局的走向。

比如美团和饿了么的竞争中,美团因为二选一被罚34.42亿元。另一面,京东的老对手阿里巴巴在二选一事件中最终被罚182.28亿元。

一边是京东老对手,一边是京东新对手,二者是否会在此后的商家端竞争涉及到二选一,还有待观察。

要知道,如果美团对商家进行经营限制,可能会给美团带来竞争优势。

▌3、未及早防守拼多多的错误,会重现吗?

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近年来保持着惊人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速超过50%。2022年市场规模已达5042.86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022年的3倍,突破1.5万亿规模。

其实京东对即时零售的洞察要比所有平台都早。刘强东很早就说过,以后送快递的可能是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京东本身就是众包物流的最早实践者。

京东曾经和永辉合作推出了京东之家。但是随着和永辉的合作逐渐疏远,京东最终和永辉分家。

京东在即时零售也进行了多年的尝试。比如推出了无界零售,以及京东近些年推出京东便利店、酒世界、京东mall以及七鲜超市等,其实和美团的零售食杂业务相比,京东的节奏和布局一点都不晚。

变化出现在美团闪购业务的大幅增长。

2020年后,以小象超市为代表的美团闪购业务急剧增长,成为了百货零售中的超级黑马,另外,闪电购也跑出来多个强势细分品类,比如歪马送酒和京东酒世界直接竞争,比如消费品牌越来越重视美团O2O渠道的销量等,这都直接和京东的日用百货形成竞争。

京东再一次后知后觉。2020年前后,京东的动作都在保障快递送达,忽视了即时零售的历史性机会。

此前,京东错判了拼多多的发展空间,导致后期和拼多多竞争中并不占优势。刘强东曾经判断消费者在拼多多购买几次商品后就会放弃,京东前CEO徐雷也判断直播带货就是清库存。

低价和直播两大核心战略的落后,导致京东在过去几年仓促应战,错失了数年快速发展的机会。

京东和拼多多的竞争中,京东反应慢了,这是更大的战略失误。如今市场现在都知道,京东和美团外卖竞争,最终的目的是即时零售。

只不过在当下外卖市场格局稳定,并且对手是同样被认为“亚马逊信徒”的王兴,刘强东还有多少胜算?

2012年的时候,当时京东和苏宁的价格战被刘强东认为是最后一场恶仗。

“这一仗是京东商城最后一场恶仗,现在不管谁出来过问,我们谁都不听。”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对外表示,价格战如果三个月内不能结束,京东的IPO计划将再推迟一年。

现在回头来看,刘强东当年还是太乐观了。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