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10万亿中央转移支付,都被谁拿走了?流向西部中部东北

访客 2025-03-31 18:01:23 34498
10万亿中央转移支付,都被谁拿走了?流向西部中部东北摘要: 10万亿中央转移支付,都被谁拿走了?流向西部中部东北。财政部最新发布的预算数据显示,2025年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将达...

10万亿中央转移支付,都被谁拿走了?流向西部中部东北。财政部最新发布的预算数据显示,2025年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将达到10.34万亿元,连续三年超过10万亿元。这一机制旨在通过从发达省份收取税收并重新分配给欠发达地区,解决地区财政不平衡问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0万亿中央转移支付,都被谁拿走了?流向西部中部东北

这笔巨额资金主要流向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仅有河北一省进入前十名。四川和河南分别以5983亿元和5272亿元位居前两位,成为更大的受益者。湖南、湖北、河北等地的转移支付也超过4000亿元,而云南、广西、黑龙江、新疆、贵州、江西、甘肃、内蒙古、辽宁等省份则超过3000亿元。相比之下,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经济大省获得的转移支付较少,例如广东仅拿到1985亿元,与其上缴的1万多亿税收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10.3万亿元中的8.8万亿元已经分配到各省市,还有1.5万亿元待明确,最终各省实际获得的资金还会有所增加。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低、环境艰苦、战略地位重要的省份通常会分得更多转移支付。例如, *** 、新疆、青海等地人均转移支付更高,其中 *** 的人均转移支付超过5万元。四川和河南虽然总量较高,但人均数据只处于中游水平,而广东的人均转移支付仅为1500多元,位列倒数之一。

对于 *** 等地区的高额转移支付,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地处偏远,环境艰苦,基础薄弱,且肩负国防重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此外,高寒环境下需要额外补贴吸引人才流入,这也增加了转移支付的需求。四川和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在劳动力输出、粮食和能源安全方面也有突出贡献,因此获得较多转移支付是合理的。

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财政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尤其是对粮食大省和能源大省的支持。 *** 工作报告提出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这对粮食大省、能源大省和边疆大省是长期利好。

在我国31个省份中,只有8个省份属于净贡献者,全部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为主要贡献者,山东、天津、福建为次要贡献者。广东每年创造的税收超过2万亿元,但最终留给本地的仅有1万亿左右,扣除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后,年度净贡献达到8000亿至1万亿元。

这种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旨在平衡各地发展,促进全国整体进步。东部经济大省不仅是税收的主要来源,也是养老金统筹调剂的更大贡献者。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由于财力有限,上缴税收较少,获得的转移支付较多,自然成为受益者。然而,过度依赖转移支付可能导致一些地方陷入债务风险,因此国家层面强调财务纪律,要求严防新增债务风险,并控制财政供养人员规模。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