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消费贷“松绑”下的两极分化:有商人要换保时捷,有北漂坚持“够用就刹车”

访客 2025-03-28 18:17:14 37421
消费贷“松绑”下的两极分化:有商人要换保时捷,有北漂坚持“够用就刹车”摘要: 北京某商场人流如织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付乐 北京摄影报道记者从业内获悉,金融监管总局近日下发了...

消费贷“松绑”下的两极分化:有商人要换保时捷,有北漂坚持“够用就刹车”

北京某商场人流如织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付乐 北京摄影报道

记者从业内获悉,金融监管总局近日下发了《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下称《通知》),涵盖消费贷额度提升、期限延长、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内容。

3月25日,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提高信贷额度上限能够迎合消费者对于更高金额的商品或服务的需求,例如在汽车、家装等价格较高的领域。此举亦能间接促进整个产业链需求增长,涵盖制造、销售、维护及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

记者近日前往招商银行某营业部了解到,目前“闪电贷”的还款期限可至7年、等额本息、利率更低2.58%,不过对用户要求相对较高,基本针对新客,不是每个人都有,具体需要看系统测评,这一优惠也是近几天新出的。

提高至50万元、延长至7年

《通知》明确,商业银行可根据客户还款能力和风险情况,实施差异化授信。对于信用良好、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客户,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

在延长个人消费贷款期限上,针对有长期消费需求的客户,商业银行用于个人消费的贷款期限可阶段性由不超过5年延长至不超过7年。

在完善个人消费贷款用途管理上,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优化贷款全流程风险管理,强化实质风险管控,差异化实施贷款用途管理,简化客户需提供的贷款用途证明材料。

此外,《通知》明确了优化贷款偿还的方式。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借款人信用记录、还款保障,针对暂时遇到困难的借款人,合理商定贷款偿还的期限、频次。

《通知》还强调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规范消费贷款合同条款,向借款人明确展示贷款利率、罚息、分期费用、担保费用等各类支出,明示最终综合融资成本,不得设置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不公平条款。

对于《通知》中提到的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上调,有金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道,比如以前用户要用这笔消费贷装修,银行下发贷款之后,消费者需要提供发票。自主支付相当于消费者不用再提供消费凭证,意味着购买价格较高的家用汽车、全屋定制家具等消费场景,消费者可以选择自主支付方式,更灵活地安排资金使用。

王蓬博认为,从短期来看,消费贷额度上限扩容对促消费可能有较为明显的积极作用,增加消费市场的活跃度。长期看,需要关注消费贷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防止资金被挪用。银行也应灵活加强风险控制,让释放的额度真正惠及有需要的消费者。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本报记者表示,个人消费贷额度的扩容,将有助于机构为金融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授信产品,且线下场景的扩容力度要优于线上。消费贷贷款期限的延长,能够进一步拓展拥有长期消费需求的客群,同时针对传统消费需求而言,拉长期限也有助于降低每期还款额,为消费者减轻负担。

“低息长贷”或受消费者欢迎

作为提振消费的重要力量,消费金融通过提供小额、分散的金融服务满足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需求。

此前,传统消费贷款额度通常在20万元以内、部分银行能到25万元,期限多为1至3年。

目前,中国银行已将“随心智贷”的贷款额度提到更高50万元额度,额度期限最长5年。另有民生银行民易贷更高可借额度50万元,工商银行“融e借”贷款期限最长延至5年。也有网友晒出招商银行“闪电贷”,贷款期限增加了84个月(7年)的选项。

记者3月25日走访了多家汽车4S店,某汽车销售经理表示,当前用户能贷款多少、利率多少,基本依靠征信,汽车消费贷款周期如果能延长至7年,就能进一步降低消费者购车门槛,加强用户对豪华品牌和及新能源旗舰车型的购买力。

记者做了一个测算,例如一辆汽车售价215900元,首付32385元,按照年化利率2.5%,分期付款60个月计算,每个月需还款3440.9元。如果按照84个月分期付款,每个月需还款2323.4元,降幅达32.5%,显著减轻短期现金流压力,适合希望降低月供、且无提前还款计划的消费者。

消费贷“松绑”下的两极分化:有商人要换保时捷,有北漂坚持“够用就刹车”

消费贷“松绑”下的两极分化:有商人要换保时捷,有北漂坚持“够用就刹车”

北京某汽车4S门店

一位来自深圳大鹏新区的消费者对记者表示,自己原本已经有一辆油车,贷款额度提至30万元,倾向于换成特斯拉Model Y或者比亚迪·唐这类大中型SUV。

另有消费者对记者称,对于社交需求比较强的人,比如商人有时候需要撑场面,通常换贵价车的需求比较大,比如保时捷、迈巴赫。贷款期限虽说只是多两年,月供压力也能减轻不少,银行贷款渠道如果更加开放的话,消费者的选择也会多一些。

也有来自江苏徐州的女性消费者对记者分享道,目前正在考虑置换,贷款方案尚未确定,会更青睐汽车的安全性,看中了沃尔沃XC60。

来自河北的消费者小刘目前在北京工作,小刘对记者表示,除非30万元的车相对20万元的车能对生活提升很大便利性才会考虑,否则更贵的车也要付更多利息。延长贷款期限是一方面,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的增加也是一方面。如果有用车刚性需求,消费者也会选择自己所能承受最小压力的方案,满足使用需求,而不是追求更高的舒适附加价值。

延伸阅读

收钱只收现金、借消费贷装穷!“95后”国企总经理,敛财232万

3月27日,“廉洁四川”披露了成都市新都区香城新材料公司原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闫科翰的贪腐细节。‍

闫科翰,男,汉族,1995年1月生,四川德阳人,2017年6月参加工作。曾任成都香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部长助理、新都区香城新材料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2023年9月,闫科翰被查。2024年5月,闫科翰因犯受贿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

消费贷“松绑”下的两极分化:有商人要换保时捷,有北漂坚持“够用就刹车”

闫科翰忏悔画面

从校门踏入国企大门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闫科翰仅用了六年时间,但这六年,也让他从年轻有为的培养对象堕落成为腐败分子。

“我收的这些钱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没有踏破红线,我会一直是父母的骄傲、同事的榜样。现在却让父母活在闲言碎语中,跟女朋友的婚约也无法兑现,真正的人财两空。我今年才30岁,不敢想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如今,身处铁窗高墙内的闫科翰,常常悔恨痛哭。

曾年轻有为‍

2017年,大学毕业后的闫科翰应聘到成都香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他很快得到公司认可,并被任命为投融资部法务专员,负责公司融资业务的融资方案审核,一些重大项目更是让他作为评审专家、技术顾问参与决策咨询。

刚刚参加工作的闫科翰勇于表现、积极进取,短短3年时间,25岁的他就完成了从法务专员到政策法务科副科长,再到投融资部副部长的任职经历。27岁,更是被提拔至香城新材料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的重要岗位。

“这一路走来都那么顺畅,感觉自己的前途非常光明,内心的骄傲自满情绪也在增加。”闫科翰在忏悔书中写道。

在与金融机构、商人老板的交往中,面对动辄上亿元的项目和过千万的利润,他开始觉得自己收入微薄而又寒酸,巨大落差下,他心态逐渐失衡。

2017年,某融资公司实际控制人袁某、谢某赴香城公司对接融资业务,闫科翰作为法务专员负责审查双方框架协议及融资项目协议。接洽初期,闫科翰本着公正态度和职业操守,对多项条款提出了修改意见。为“顺利”推进业务并与闫科翰搞好关系,袁某等人决定私下用“诚意”去打通“堵点”。于是,袁某找到闫科翰,提出按融资总额千分之一的比例送予好处费,闫科翰心里一算,这一笔好处费就高达35万元。

闫科翰在袁某等人送出的35万元“好处费”中败下阵来。

行差踏错,泥足深陷‍

谈到之一次收钱的场景,闫科翰回忆:“我当时正在办公,融资方来找我,随后便给了我一个鼓鼓的双肩包,我的感觉是惊讶,不知道怎么去应对,稀里糊涂地就拿着了。”

虽然内心十分忐忑,但看到满背包的百元大钞,闫科翰还是开心并慌张地接受了这笔35万元的现金巨款。

闫科翰对调查人员交代,一开始收钱的时候,自己还是忐忑不安,内心也曾挣扎过,但在自大情绪和侥幸心理的驱使下,对法律法规缺乏敬畏,反而认为自己就是学法律专业的,肯定能比别人隐藏得更好,而且这些钱是别人主动送的、也不是公家的钱,公司不会察觉,闫科翰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做得天衣无缝。

“后期就不拒绝了,你给我多我也要,给我少我也接着,不像刚开始的时候那么忐忑,后来真是有点麻木了。所以说之一次不能伸手接,这个是很关键的。”闫科翰忏悔道。

闫科翰先后帮助袁某等人实际控制的融资中介机构与香城公司完成了10个融资项目。袁某等人按融资总额的千分之一给闫科翰送上好处费。经查,2017年9月至2020年6月,闫科翰利用职务便利先后11次收受融资中介机构好处费共计232万元。

在此期间,即便因香城公司人员分工调整,闫科翰负责的工作事项有所变动,他也会想尽办法以经办人员身份促进项目完成。

终陷囹圄

“闫科翰是知法的,他深谙‘伸手必被捉’的铁律,‘想要又怕’的心理驱使他挖空心思把肮脏的权钱交易进行粉饰伪装。”办案人员说。

身为法科生的闫科翰为规避风险给自己定了一套“标准”:收钱只收现金,如果数额大,就分多次收取,而且绝不能存入银行。

大笔的现金分批存放到了闫科翰购置的新房中,刚开始看到一捆捆的现金,他会觉得自己成为了真正的人生赢家,但是随着收到的钱越来越多,他却越来越心虚。

正式走上领导岗位后,他更加注意“影响”,从不大手大脚花钱,生怕自己“露出马脚”,引人怀疑。调查发现,闫科翰还借有消费贷,以此来伪装,展现生活不富裕。

“以前收的钱就像绑在身上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每天都生活在担惊受怕中,生怕组织哪天找上门来。”闫科翰交代说,他尽力掩饰,甚至会预想到组织可能会找他谈话的内容,自己应该如何应对。

半年后,组织在查办一起案件时,一条线索指向了闫科翰。

闫科翰随即被留置调查,此时的闫科翰还抱有一丝幻想,希望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掩盖事实,但随着一桩桩一件件确凿无疑的违法事实被查出来,和闫科翰合作过的融资方也供出了实情,闫科翰幻想破灭。

闫科翰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在忏悔录中他这样写道:“有之一次就会有无数次,如果之一次我就主动拒绝,也许我的人生不会有如此下场,自己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