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第3家“年利润破千亿”的公司诞生了

文丨方文
出品丨大V商业
目前互联网中概股只有三家企业的年度净利润突破1000亿元,之一是腾讯,第二是阿里,第三就是今年新晋的拼多多。
3月21日拼多多公布了2024年财报,其中净利润一项足够亮眼,达到了1124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600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87%。
就凭年净利润超过千亿,拼多多挺进中国更赚钱的公司行列。要知道,即便是阿里巴巴也并不是每年都能保证千亿的利润。
▌1、“千亿利润俱乐部”,只有拼多多与腾讯、阿里巴巴三家
巨头们赚钱还是挺轻松的。
腾讯两天前公布财报,其中一项收入让人不禁感慨。2024年腾讯的利息收入达到160亿元,相当于每两天的利息就一个亿。
达到这么多利息需要多少现金呢,腾讯手里的现金及等价物1325亿元,定期存款2829亿元。
说回到拼多多。
拼多多在2024年净利润突破千亿人民币,使其成为继腾讯和阿里巴巴之后,第三家达到这一里程碑的互联网中概股公司。
达到如此的收入,拼多多业绩也是创新高。全年营收达到3938亿元人民币,相较于2023年的2476亿元人民币,实现了高达59%的同比增长。
拼多多的业务主要分为两块,在线营销服务和交易服务,两项业务的毛利差别极大,在线营销是轻模式,毛利高,交易服务需要承担成本和履约,毛利一般较低。
-
线营销服务主要是拼多多平台上商家使用营销推广向平台购买服务,可以理解为 *** 式的平台服务,收入即毛利,2024年拼多多的在线营销服务收入达到了19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
-
交易服务主要包括Temu收入、多多买菜佣金收入以及部分百亿补贴的佣金,可以理解为京东式的自营服务,收入还包括了成本。2024年交易服务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超在线营销服务收入,达到了108%,总额为1959亿元人民币。
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千亿利润俱乐部三家的规模,可以看一下腾讯和阿里的营收和利润情况。
腾讯业务模式较轻,2024年全年营收达到66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净利润为19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高达68%;
腾讯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利润的波动。2023年,腾讯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的净利润为1152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882亿元人民币下降了39%。2021年,腾讯的净利润为2248亿元达到历史更高。
阿里巴巴轻重业务都有,并在逐渐降低重业务的比例。2024年自然年营收9817.67亿元,净利润为1209.15亿元,其中2024年一季度阿里净利润暴跌,属于非正常范围。
阿里巴巴的利润趋势也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2023财年,阿里巴巴的净利润为727.83亿元人民币,2022财年,其净利润约为622亿元人民币。在更早的2021财年,阿里巴巴的净利润则高达约1505亿元人民币。而阿里巴巴首次实现千亿利润是在2020财年净利润为1484亿元。
所以,腾讯、阿里和拼多多的净利润体量,还是腾讯>阿里>拼多多。
但是也有几个苗头。
一是腾讯的营收规模远超拼多多,但其营收增速逐年放缓,2024年营收增速为8.41%,连续两年只有个位数。
二是阿里2020年净利润首次破千亿达到1494亿元,2021年达到更高1506亿元。阿里巴巴近两年进行了多项调整,包括放弃重业务,降低货币化率等。
与此同时,互联网中概股企业的年报差不多都已经出来,从前十的企业来看,腾讯、阿里和拼多多差不多赚走了其中60%的利润。
▌2、从百亿补贴,到千亿补贴
拼多多2024年业绩形成了一个“433制”的结构,4/10营业成本、3/10营业费用、3/10利润。
拼多多管理层在财报 *** 会中提到,尽管全年业绩亮眼,但第四季度增速的放缓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关。同时,为了支持商家发展和优化平台生态系统,拼多多增加了相关投资,这也可能对短期利润造成一定影响。
首先是拼多多的营销费用从当年的百亿补贴,到现在已经跨入到了千亿。
营销费用一直是拼多多重要的支出项目。2024年,拼多多的总运营费用同比增长35%至1315亿元人民币,其中销售和营销费用达到了1113亿元人民币,同样增长35% ,尽管营销费用规模庞大,但其增长率低于59%的营收增长率。
拼多多2019年推出百亿补贴,当年的营销费用为272亿元,经过5年的发展,如今的销售费用竟然达到了1113亿元,着实可怕。
拼多多在财报 *** 会中提到,2024年推出了百亿减免等措施对商家进行扶持,并且去年11月还推出了100亿的消费券。
另外,去年拼多多推出为偏远地区量身定制的物流支持措施,推动了中国西部地区订单的两位数增长,并将全国范围内的免费配送服务扩展到近1亿偏远地区消费者。
这些都是烧钱的措施,但是否能像百亿补贴那样取得高回报的效果,还未可知。
另一方面,国补成为2024年电商的重头戏,但是错失国补拉高了相对成本。
拼多多管理层在第三季度的财报 *** 会中提到,在应对某些变化时,拼多多团队的逐渐老化和自身能力的不足,可能也会导致我们错失一些宏观机会,比如今年以来对一些行业和消费有很大利好拉动作用的宏观政策。
“我们的团队受限于第三方平台运营的历史能力局限,没有充分把握好这些宏观政策的红利,导致我们为了维持同样的商品竞争力,需要平台给出远比其他同行高的巨大成本,这也必然会影响拼多多平台当下以及后面一段时间的盈利水平。”
据个人观察,在数个家电产品中,拼多多依然保持了过往的低价策略,最终到手价和其他电商平台持平,甚至略低。
在没有国补的情况下保持低价,也导致了拼多多2024年销售费用录得了绝对值上年度更大增幅,为291亿元。
从去年后半年开始电商行业风向发生了急转,从内卷和低价开始转向高品质发展,尤其是以拼多多发明的仅退款、绝对低价等策略开始被抛弃。
这两年拼多多在电商的打法上颇有创新,今年初在大家都以为拼多多不会再有创新的时候,推出了视频通话功能,商家和消费者在需要讲解的场景下,商家可以通过向消费者发起视频讲解邀请,这一个功能被外界戏评价“逆天”。
拼多多能否带来新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