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法国青年罗凡彬:在体育旅行中深度了解中国之美

访客 2024-05-22 18:29:10 3446 抢沙发

编者按:长城、故宫、大熊猫……在这些中国传统IP已经被外国人熟知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及其文化元素已经走出国门,吸引着一批批外国年轻人。 中国,感受中国,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世界中国之美。 今年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 我们采访了8位生活在中国的外国年轻人,与他们谈论旅游的意义,听他们讲述旅途的故事。

—————————

法国青年罗凡斌:在体育旅行中了解中国

中青报·中青报记者王晓东和见习记者何畅

今年是法国运维工程师罗凡斌来到中国的第15个年头。 15年来,他参加了超过50场公路赛、越野赛、障碍赛。 参加活动的过程也是他深入了解中国的过程。

今年4月,罗凡斌参加了徽州古城55公里越野赛。 谈起这次比赛,他说:“在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跑步是一次特别的经历。我们穿过了传统的村落,也路过盛开的油菜花田和竹林。如果不是这次比赛,我可能会我认为举办这样的活动是发展新型旅游业、让体育迷了解中国丰富文化遗产的好方法。”

工作和运动之余,罗凡斌去过中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京。 今年五一假期,他参加了北京象山越野跑比赛,还参观了北京柯美术馆的“地球之旅”法国自然历史展。

他对这座城市现代气息与传统文化遗产的共存深深着迷。 在他看来,现在的北京与15年前他刚来时有很大不同。 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历史遗迹被视为“城市的灵魂”,“得到了保护,甚至得到了修复”。 。

近年来,罗凡斌先后访问了青海、甘肃、云南等地。 他的手机壁纸是在甘肃旅游时拍摄的照片,他喜欢那里的山和动物。 他还在云南哈巴山顶拍了一张照片,并用它作为微信头像。 当他到达山顶时,他感慨万千:如果他这辈子没有踏上华夏大地,如果他没有练出一副好身体,那么这张照片就不会存在。 照片的背景是哈巴山顶上的日出。 “那是一个非凡的时刻,我一生都不会忘记。”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和旅游年。 罗凡斌对中法文化旅游的前景充满期待。 在他看来,两国人民面对面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通过文化旅游,两国人民可以了解彼此丰富的文化。”

—————————

印尼留学生陈俊伟:镜头下的中国城市“符号”

中青报·中青报记者 张秋红

西安的兵马俑、南平的茶叶、满洲里的雪……在印尼留学生陈俊伟眼中,中国的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特殊的“符号”。 来中国留学近五年,陈俊伟去过北京、西安、福州、满洲里等20多个城市,用相机记录下他对每个城市的独特印象。

“我们经常听到很多关于中国的故事,比如长城、大熊猫,但我觉得中国最著名的还是兵马俑……”在陕西考古博物馆,陈俊伟举起了他的手杖。手机并用英文向网友介绍。

今年4月,陈俊伟前往西安。 “我从小就听说,去中国一定要看兵马俑。” 他说:“以前都是通过课本或者视频看到兵马俑,这次终于看到了,太震撼了!每个兵马俑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情。” 在西安创作的视频,从文案、主播到拍摄、剪辑,全部由陈俊伟一人完成。 “导游用中文讲解了博物馆展出的文物,我把它翻译成英文,并制作了视频发布到社交平台上。”

2020年12月起,陈俊伟和同学一起运营视频账号。 “首先我们记录了在中国的留学生活,然后我们拍摄了中国传统文化。” 陈俊伟每到过一个城市都会拍摄当地的特色文化或产业,三年多的时间吸引了超过4万粉丝的关注。

福建省南平市的茶文化是陈俊伟最喜欢的中国传统文化。 他拍摄的视频还获得了“丝路青春风采·见福建”外国友人短视频征集大赛二等奖。 陈俊伟回忆道:“在印尼,我们喝的是用茶包泡的茶;在中国,当地朋友会给我泡一杯茶叶,表达热情。” 在南平武夷山脚下,陈俊伟在茶农的指导下体验了采茶、喝茶。 “从采摘、泡茶、泡茶到饮用,每一个环节都是神奇的。” 南平的茶已经成为陈俊伟对这座城市独特的记忆。

满洲里看雪是陈俊伟此次中国之行难忘的经历。 在印度尼西亚长大的陈俊伟,2023年冬天在满洲里第一次见到雪,他拿起相机记录下来:“我以为雪很软,但这里的雪和我看到的有点不一样”想象中我很高兴!” ”陈俊伟在游记中写道:“满洲里看到的雪,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上次去北京很遗憾没有去长城,希望能再去北京拍摄。” 在陈俊伟的镜头中,中国城市的特殊“符号”将不断被刷新。

—————————

马来西亚“铁腿大学生”李思静:骑行感受中国风景

中青报·中青报记者 李华熙

一个月前,全网都在寻找四名大学生,其中包括来自马来西亚北京理工大学的留学生李思静。

原来,今年清明假期,他和三名大学生从北京一口气乘坐到了天津地标“天津之眼”摩天轮。 125公里,10小时28分钟不间断,网友戏称他们骑自行车的“铁腿大学生”。

“我即将毕业,所以我想做一些疯狂的事情,留下一些回忆,通过骑自行车深刻体验中国的风景。” 李思静说道。

他的第一次骑行于 2023 年 9 月开始,最初是为了减肥。 随着时间的推移,骑自行车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每天骑行约70公里,用时约4小时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

如今,虽然他需要在毕业设计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但他骑自行车的习惯并没有改变。 他每天依然骑行40公里左右,享受与城市亲密接触的时光。

谈及选择骑自行车出行的原因,李思敬表示,北京的地铁、公交虽然方便,但无法让他深入体验这座城市的烟火气。 骑行让他更自由地探索这座城市,发现隐藏在角落里的美丽。

骑行途中,李思静经常遇到巷子里聊天的老人、河边钓鱼的人们、摄影爱好者。 “这些照片让我感受到了北京人真实的生活状态。”

骑行中,李思敬观察到,北京这座城市既有繁华的都市风光,也有宁静的郊区风光。 “春天的花海,夏天的绿茵,秋天的油画,冬天的雪景,都让我流连忘返。”

这次从北京到天津的旅程让他成为了“网红”。 他和三位同学一路欣赏了美丽的风景,体验了不同的文化氛围。 李思敬说,这次骑行让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的博大和色彩。

李思静已经为自己的毕业旅行制定了明确的计划。 他计划和朋友一起骑行南下,途径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地,最后到达四川成都。 在那里,他们将尝试沿着川藏线骑行前往拉萨。

在谈到“特种兵”的出行方式时,李思敬表示非常认同,他自己也经历过几次。 他认为,人年轻的时候应该多出去走走,用脚衡量世界的美好。 “希望更多的年轻朋友能够尝试不同的旅行方式,发现更多未知的美。”

—————————

韩国UP主持人Jaesung:启动“味蕾挑战”,舌尖上爱上中国

中青报·中青报记者 张曦

来自韩国的UP主拿起拍摄设备,拎起行李,在中国11个城市留下旅行足迹,开启“味蕾挑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挑战者》方在胜将告诉我们答案。

16年前,时年15岁的方再胜第一次来到陕西西安,开始了三年的留学生涯。 从那时起,他与中国的缘分就开始了。 时至今日,这座古都的历史、美食和熟悉的朋友,依然是方在升心中最深的记忆和向往。

2018年,方在胜成为B站UP主,开始分享自己的“中国之旅”。 从“千年古都”西安到“天府之国”成都,从麻辣火锅的重庆到繁华的珠江广州,从渔港风情的宁波到美丽的西湖在杭州,方在胜用脚步丈量,用镜头分享。 苏州的古典园林、北京故宫的长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方在升用心感受每个城市的独特魅力,也对中国文化和美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 截至目前,方在胜已去过中国11个城市,发布了200多条旅行生活体验视频,在哔哩哔哩平台拥有45.2万粉丝。

说起印象最深刻的地域和美食体验,方在胜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四川和重庆。 “我本来就喜欢川菜和麻辣火锅。 当我真正到达四川和重庆时,我感觉这里比我想象的更迷人。 人们非常热情好客,地方特色也很浓。 吃的川菜和火锅真是令人难忘! 而且我还特别喜欢冰粉,这是我从来没有吃过的一种特色甜点小吃。 当然,最让他难忘的还是上海的本地美食。 “每次带韩国朋友去吃当地美食,没有人不喜欢。” 酸爽、甜甜、涩涩、辣辣、咸味浓郁……美食爱好者方再胜,享受着跨越中国大江南北的“味蕾挑战”。

旅途中,方在升结识了许多有趣的朋友。 这里有当地居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粉丝。 通过朋友之间的交流,方在胜更多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也让朋友们了解了很多韩国的文化习俗,这也为中韩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饮食、文化和生活,各有特色。中国是一个非常多元化和包容的国家,我非常喜欢这里。” 方在胜计划今年前往中国。 沙漠土地领略独特的自然风光、饮食文化和人文风情。 他将中国视为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渴望挖掘其无穷的魅力,希望将自己的足迹遍布中国各地。

—————————

越南留学生黄秋恒:旅途中感受汉服魅力

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中青报·中青报记者 李媛媛

来自越南的黄秋恒在北京读书,是一名大四学生。 在中国留学的4年里,她从未停止过旅行。

在中国江南水乡苏州,黄秋恒留下了他的“足迹”。 “我曾经在课本上学过一篇关于苏州园林的文章,‘烟雨如江南,山水如墨染’。苏州是一座古典与现代交织的城市。” 黄秋恒告诉记者,她非常喜欢中国古典文化,所以一直对它很感兴趣。 苏州充满向往。

在来苏州之前,黄秋恒就已经做好了攻略。 “他们说去苏州一定要穿汉服,到平江路拍照,因为那里有一种很古老的感觉。” 一条平江路,就是半个苏州城。 黄秋恒身着华丽服饰,身在苏州,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中国。

黄秋恒发现这里有很多旗袍店。 来中国之前,她对中国旗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国旗袍与越南的民族服装‘奥黛’非常相似。” 黄秋恒告诉记者,越南54个民族都有不同的传统服饰,但奥黛是越南的民族服装,在节日期间穿着。

“和奥黛不同,我觉得旗袍更能凸显身材。我看过很多民国时期的电视剧,里面的女孩子穿旗袍很好看。” 当时她就想,如果去中国一定要买一台。 一套旗袍。 这次苏州之行,圆了她的梦想。

“苏州的江南风光古典而浪漫,旗袍给人一种优雅、高贵的感觉。” 黄秋恒认为,苏州这座城市和旗袍是“绝配”。

服饰是不同地方文化特色的体现。 旅途中,黄秋恒发现当地特色服饰后,就想了解、体验。 在广西桂林,她被苗族服饰深深吸引。 “苗族服饰非常漂亮,图案精美,配饰也很多。”

黄秋恒不仅喜欢中国服装的美感,更钦佩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和制造技术。 她去过承德博物馆,体验了清代皇家服饰。 “这龙袍做工非常好,是用金丝线织成的,真是精致啊!” 她还访问了四川成都,参观了成都古蜀锦研究院。 “蜀锦图案精美,色彩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黄秋恒说,最吸引她的是蜀锦的制作工艺。 每一个细节都写满了“精心”四个字,让她体会到了工匠精神。

黄秋恒希望未来能够去中国更多的地方,体验更多有特色的中国服饰。 她也愿意把这些漂亮的衣服带到越南的家乡,与亲朋好友分享。

—————————

危地马拉女孩西莉亚:用镜头讲“中国故事”

中青报·中青报记者 李媛媛

近日,在武汉举行的“航天科普系列活动”上,来自危地马拉的西莉亚以其流利的中文受到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兼发言人华春莹的称赞。 她因为爱上一个中国男孩而来到中国,14年走遍了中国50多个城市。 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会用相机向海外朋友讲述这里的“中国故事”。

“我非常喜欢中国,这是我的第二个家。” 西莉亚告诉记者,危地马拉人对中国知之甚少。 “我觉得有必要通过我的力量让他们了解真实的中国。” 目前,西莉亚的社交平台账号拥有近30万粉丝。

西莉亚去过中国很多地方。 她前往湖北宜昌,考察三峡工程。 “这里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态保护、水污染治理都做得很好。” 西莉亚表示,很多粉丝在她的账号上看到《三峡计划》后都感到惊讶。 她也很高兴能够让海外粉丝通过自己的镜头了解中国。

西莉亚还对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印象深刻,她曾在那里种过一棵树。 “我的许多海外粉丝都惊讶沙漠里竟然能种树!” 西莉亚说,中国在环保和绿化方面投入很大,种下这棵树就相当于她自己的贡献。 “我希望二十年、三十年后我还能回到这里。” 她想和粉丝们一起见证这里的沙漠变成森林。

西莉亚还参观了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那里曾经很贫困,生活条件简陋,就业机会不多。 “中国政府的扶贫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业状况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大家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西莉亚通过直播与粉丝分享了这一点。 “每个人都觉得这不可思议,”西莉亚告诉粉丝。 这就是中国的力量。

14年来,西莉亚在讲述“中国故事”的同时,也见证了中国的快速发展。 她“带着”海外粉丝去哈尔滨参加2022年世界5G大会,还去北京观看冬奥会。 在她的评论区,不少人表示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 “现在很多粉丝都在问我中国的情况,很多人都想来中国工作、生活。”

目前,西莉亚还受邀成为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青年讲师团成员。 她与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我希望他们将来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实的中国,让更多的外国人像我一样爱上中国。”

—————————

孟加拉国青年方舟:旅行是友谊、美食和自然的庆典

中青报·中青报记者王晓东和见习记者何畅

“我和舟山这座城市有很多缘分,我几乎成了舟山旅游的代言人。” 说起舟山,孟加拉青年方舟能说不尽许多有趣的故事。

“我的名字听起来和杭州、舟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希望回家后家人能这么叫我。” 这个名字是方舟参加文化工作坊时一位剪纸老师起的。 他开始了。

第一次来舟山,方舟就被这里的风景深深吸引。 干净、安静、清新、悠闲,是他对这里的第一印象。 站在跨海大桥上,他看到了浩瀚的海洋和清澈的蓝天。 那一刻,他的思绪仿佛被风吹散了。 行程第二天,他在一家早餐店遇到了一位中国年轻人。 两人聊得很开心,还互发了微信。 后来,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方舟决定留下来学习后,年轻人送了他一辆自行车,方便他出行。 方舟后来回忆说:“这是一份珍贵的礼物,也是我非常珍惜的友谊。通过他,我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朋友。” 在方舟看来,舟山与一些国际大都市不同。 它有自己的“和中国很多小城市一样,没有一个地方让人觉得无聊”。

因为留在这里读书,方舟才有机会看到更多这座城市的风景。 闲暇之余,他走访了舟山的许多小村庄、老街道、海岛。 “我偶然发现了像展茂这样美丽的地方,坐落在山上,到处都是盛开的鲜花、果树、菜园和稻田; 我看到了定海的风景步道,沿着定海的山峦绵延,小路上点缀着迷人的建筑和地标,展示着定海的自然美景和悠久的历史; 蚂蚁岛,我去过很多次,了解了蚂蚁岛的精神,被那里人民的坚忍不拔和当地丰富的历史所深深感动。”谈及舟山之美时,方舟总是这样说道。雄辩地说。

“不得不提的是鲁下胥。村里的每一栋房子都是由艺术家精心建造的。墙壁上装饰着令人惊叹的山水画和著名艺术品,房子坐落在美丽的山脚下。” 方舟我去过鲁下墟很多次了,不仅仅是因为风景优美,还因为这里有一个朋友开的文化体验中心。 “你可以在那里体验酿酒,品尝中国朋友做的美味佳肴。”

Ark 表示,每次旅行都是对友谊、美食和自然的庆祝。 走过舟山的村庄、街道、海岛,中国朋友为他捧起友谊的方舟。

—————————

科摩罗留学生齐其格:从汉字之美中认识中华文明

中青报·中青报记者 乔嘉欣

“中国的甲骨文非常美丽,‘美丽’也是我最喜欢的甲骨文。” 来自科摩罗的留学生齐其格说了一段令人难忘的俏皮话。

高中时,七七格选择了学习中文。 2017年,因为出色的汉语水平,她代表祖国来到北京参加汉语桥比赛。 这是她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与家乡山海环抱的岛国风光不同,北京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景观给了她全新的体验。

来中国学习的几年里,她对中国古代文字和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23年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期间,齐其格参观了安阳汉字博物馆,第一次接触甲骨文。 她认为这是“一次改变生活的经历”。

子琪格说:“我会5种语言,学习其他语言时,老师只会告诉你‘A’是‘A’,但不会告诉你为什么。”

“知道发生了什么,就知道为什么发生”,是七七格学习汉语的最大感受。 在安阳汉字博物馆,她遇见了第一个甲骨文“羊”,引发了齐其格对“象形文字”和“表音文字”的思考。 “我发现甲骨文中的‘羊’和真正的‘羊’非常相似,”她说。 “甲骨文让人们看到了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也展示了古代和现代汉字之间的联系。”

“甲骨文上的很多符号和现代符号很相似。在博物馆里,我认出了一些汉字,比如‘中文’、‘国’字,并了解到它们是如何从象形符号演变而来的。”甲骨文上。”

如今,齐其格能熟练识别20多处甲骨文。 她说:“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甲骨文让我领略到了汉字的美感和逻辑性,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对甲骨文等古代汉字的喜爱,也激发了齐其格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情。 她平时喜欢读古诗词,和同学一起庆祝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去天津古文化街体验民俗风情。

从掌握汉字,到用汉字认识中国,从一个对中国好奇的外国人,到一个中国文化的爱好者,七七格不仅在收获、在成长,也希望将自己所看到的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 “我经常向我的家人和朋友介绍中国。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我希望他们能来中国,把安阳作为他们的第一站。”

琪琪格通过学习古代汉字体验中华文明,用脚步丈量中国壮丽的山河。 她对中国的热爱与日俱增。 “我很感激有机会来到中国,体验中国的神奇和神秘。”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44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