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刀郎到周杰伦演唱会带火消费美妆新机会
刀郎到周杰伦的演唱会带动美妆消费新机遇,随着演唱会经济的繁荣,观众对美妆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一现象为美妆行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演唱会的热潮促使美妆品牌与明星合作,推出 *** 版产品,并通过社交媒体营销等手段扩大影响力,演唱会现场的美妆体验店和临时摊位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演唱会经济为美妆行业带来了繁荣的市场前景。
文 | C2CC新传媒
7月5日至6日,刀郎演唱会在临沂连续举办两场,吸引全国各地歌迷12万人,拉动直接消费3.2亿元、综合消费4.6亿元。
7月3日至4日,张杰在金华连开3天演唱会,作为顶流流量的到来,让金华火爆了一把。根据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演唱会举办场地“金华体育中心”附近酒店、附近美食搜索量上涨暴增,95后、00后游客占比超40%……
经济下行压力下,消费降级成为大众生活的常态,但演唱会市场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火爆景象。
周杰伦、林俊杰、凤凰传奇等明星的演唱会门票一票难求,即便是此前被视为“小众娱乐”的演出,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
人们在捂紧钱包的同时,似乎更愿意为演唱会挥霍。
反常的背后,是大众对情绪价值的强烈渴求。这些“跨越山海的奔赴”不仅盘活了地方经济,带火了旅游市场,更催生了一系列衍生商机。
而这股热潮,正为美妆行业带来全新的增长想象。
演出市场火爆,美妆借势成演唱会经济新潜力股
疫情后,演唱会从粉丝专属逐渐走向大众娱乐。朋友圈里晒票的不再只是死忠粉,不少普通观众也愿意为一场演出买单。
凤凰传奇就是例证,2024年起的全国巡演场场爆满,“军训式合唱”的人群中,既有年轻人,也有中年父母甚至银发族。
粉丝们高涨的热情在今年同样也得到了延续,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7月,全国就有116场演唱会或音乐节上演,线下演出市场的繁荣可见一斑。
演出市场的火热,正通过消费链条辐射至更广阔的领域。应援棒、充气沙发、高倍望远镜等观演神器持续热销,而“演唱会穿搭”“演唱会妆容”更成为粉丝的必修课。
在近一年与演唱会相关的小红书商业笔记类型中,彩妆护肤、美 饮品类的笔记数量位居前列。各类歌手应援妆容教程、“变美攻略”广泛传播,直接带动了氛围感腮红、亮片眼影、眼下碎钻等美妆细分品类的销量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演唱会场馆周边,编发、观演妆造的摊位前早已排起长队,挤满了人。这样的热闹景象往往从午后就开始酝酿,一路延续到演唱会开场前的最后一刻。
而在社交平台上,各类约妆信息同样刷屏。妆发小生意,正撬动演唱会周边的消费热潮。
显然,当观众为与偶像的约会精心准备时,美妆已不再是可选消费,而成为仪式感刚需。
在票务、旅游之后,美妆行业正成为演唱会经济的下一个潜力赢家。
从线上造势到线下互动,美妆品牌玩转演出营销链路
流量数据背后,是音乐节作为“超级青年文化符号”的核心价值。
据悉,一位曾负责国内众多音乐节IP招商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表示,音乐节核心受众集中在18-35岁群体,他们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热衷于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分享日常生活,这让音乐节成为品牌不可多得的精准触达场景。
事实上,敏锐的美妆品牌早已在演唱会、音乐节现场摆开战场。从线上话题造势到线下快闪攻防,演唱会营销已形成完整链路。
1、玛丽黛佳:联合赞助2025 EDC China雏菊电音嘉年华
3月22日-23日,玛丽黛佳便以联合赞助商的身份深度参与了在苏州举办的2025 EDC China雏菊电音嘉年华。
据了解,作为唯一一个在此次电音节现场亮相的中国彩妆品牌,玛丽黛佳在此次音乐节上设立了“持妆充电站”、“持妆后台”等沉浸式互动区,为现场人群提供补妆、试用产品的即时服务,进一步延伸了与用户的接触和体验方式,在高浓度情绪场中,完成与消费者的双向连接。
2、毛戈平:携长沙PARKSON BEAUTY空降草莓星球
6月1日-2日,毛戈平携手长沙PARKSON BEAUTY空降草莓星球,为Z世代乐迷设立“高光补给站”体验区,特设美妆编发区,品牌专业美妆师现场坐镇,提供一对一补妆、编发服务,定制适配音乐节现场的妆造方案。
3、兰蔻:独家冠名海口waterbomb音乐节
兰蔻则瞄准户外防晒这一核心需求,作为海口waterbomb音乐节的独家冠名商,通过快闪店形式重点推介其明星产品“小白管”防晒系列。
4、SK-II :携手五月天定制神仙水礼盒
5月,国际高端护肤品牌SK-II首度携手亚洲天团五月天,推出全球首款「520定制神仙水礼盒」。据悉,神仙水瓶身特别呈现五月天亲笔书写的「你是唯一」 *** 发售。
市场调研显示,这些策略为品牌带来了一定的销售额增长。本质在于捕捉即时互动需求,消费者在充满 *** 的环境中更易接受产品推荐,而品牌通过服务触点收集用户偏好。
同时,这体现了行业趋势向“体验式营销”的转型,品牌不再只卖产品,而是通过音乐活动打造情感纽带。品牌有机会借助这类高参与度的线下场景,获得更多与潜在受众达成“情绪共创”的机会。
产品、体验、情感三维发力,美妆抢占演唱会经济红利
基于这些成功实践,演唱会热潮为美妆行业拓展了更多机会点,值得品牌挖掘潜力。
1.产品适配:直击场景核心需求
演唱会与音乐节这类场景独具特性,与日常通勤、约会等场景大相径庭。观众置身其中,妆容需同时直面强烈灯光与淋漓汗水的双重挑战。此时,“出片效果佳”与“持久不脱妆”便跃升为观演妆容的核心诉求。
以底妆产品为例,具有防水防汗、防脱妆、防晒、持久且质地轻盈特性的粉底液/膏类产品,备受粉丝青睐。像雅诗兰黛的DW持妆粉底液,凭借出色的防水抗汗及持久持妆能力,在演唱会等户外活动场景中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眼影产品方面,基于对妆容独特性与出片效果的追求,超爆闪、亮片、大地色、哑光质地的眼影成为演出妆容的必备单品,有力推动了相关产品销量的急剧增长。
2.线 *** 验:构建场景化连接点
演唱会场馆周边或举办城市的核心商圈,是品牌开展线下活动的黄金阵地。通过设立快闪店,提供现场妆容设计、新品试用等服务,既能吸引粉丝驻足,更能提升购买转化率。
这种即时体验+即时消费的模式,让品牌与用户的连接更直接、更高效。
3.情感绑定:借势偶像与IP影响力
彩妆品牌嘉利玛在今年4月官宣吴宣仪为品牌代言人,随后在6月28日赞助吴宣仪在成都举办的931主题演唱会。通过这一系列操作,嘉利玛成功吸引大量粉丝关注。
同样,美妆品牌娜妮思赞助今年6月张远「白」巡回演唱会佛山生日场,并为粉丝精心准备伴手礼。这一举措有效拉近了品牌与粉丝的距离,增强了粉丝对品牌的好感度与忠诚度,进而促进了产品的销售。
总结:
演唱会热潮的本质,是经济下行周期过程中,人们对于情绪消费的集中爆发。对美妆品牌而言,与其将其视为短期营销热点,不如将音乐场景视为新零售渠道,通过产品适配、体验创新、情感连接,精准捕捉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需求与情绪。
毕竟,谁也阻拦不了人们奔赴山海的那颗骚动的心,谁也阻止不了年轻人的追求偶像的那一股赤诚和挚爱,何不顺势而为,借势而进,造势而起,乘势而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