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先让宠物吃不起进口粮了

作者 | 毓杭
编辑 | 计然
“百利粮涨价在即,豪车手慢无,速上!”
宠主妮娜所在的好几个宠物团购群里,最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囤货潮。一些宠主开始精确计算出自家宠物一年消耗的粮食数量,按照三倍进行囤货;也有人受恐慌情绪影响,只要看到“平价车”这几个字立刻下单,不管需不需要。
一些宠物主们,感受到自家宠物的进口粮价格正在肉眼可见地上涨,“再涨就要买不起了。”
而这一切,都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有关。
“我将美利坚合众国对中国的关税提升到125%,即刻生效。”4月10日,特朗普在推特称将进一步抬升对中国关税。
从34%一步步加码到125%,特朗普的关税,更先影响到的,竟然不是我们普通人的生活,而是家里的猫狗主子们。
《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截止到2024年底,中国养宠家庭达10565万户,首次突破亿级规模。而在中国宠物食品公司前5中,国外公司玛氏和雀巢分别占据11.2%和3.2%的市场份额,国产宠粮品牌则在初步崛起,乖宝宠物及中宠股份目前分别列第二和第四。
但高端宠粮市场仍旧被国外品牌所占据,而高端粮恰好是目前精细养宠的宠主首选,也是受关税大战影响更大的重灾区。有人估算,如果特朗普的威胁为真,那么部分高端宠粮的涨幅将达到现在的2倍甚至更高,对于那些原本就不富裕的富养宠物家庭而言,这绝对是个噩耗。
或主动或被动,宠主们正在寻找替代品。宠粮市场,变天了。
关税新政先打在进口宠粮身上
先看关税新政对整体宠粮市场的情况。
根据公开资料,中国宠物食品对进口依赖度较高,而美国一直是中国更大的进口来源国,占比超过一半。特朗普的关税新政造成的最直接影响,就是进口宠物用品的价格暴涨,特别是宠粮。
以目前市场认知度更高的百利、渴望等美国宠粮品牌为例,在平时无活动的情况下,约为10磅主粮约为600元一袋,叠加关税后将暴涨到1000多元。即使是最精细的养宠家庭,也少有能承担起这样价格涨幅的。
涨价还是其次,对于宠主来说,更致命的是断供。就像我国针对美国的关税政策最后一次声明所说的那样,“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如若美国宠粮真的暴涨到两倍甚至更高,且不说消费者会否买单,无利可图的分销商就会另寻他路。
对于进口粮的价格震动,养宠人的感知更为强烈。近年来中美小摩擦不断,宠粮的价格早就跟着悄然涨了好几轮。
“进口粮涨价不是从现在开始的,是温水煮青蛙一直在涨价。”
妮娜透露,最开始养猫的时候,百利高蛋白她几乎不看价格直接入手,“反正标价不等于售价,那时候打折下来一袋到手差不多350块十磅”。从2023年开始,她明显感觉到百利高蛋白变贵了,如果不去刻意蹲直播间优惠券或者凑单的话,要420元以上才能买到,“我甚至因为急用还买过500多元/十磅的。”
数据显示,2024年1 - 12 月,我国宠物食品(其他零售包装的狗食或猫食饲料及零售包装狗食或猫食饲料的罐头总和)累计进口量为75281.238 吨,同比下滑13.41%;累计进口金额为35.565亿元,对比2023年减少了4.56亿元,同比下滑11.36%。这说明,缓幅上涨的进口宠粮,确实在把宠主“往外赶”。
温水煮青蛙式的涨价,对于部分精细养宠的宠主来说尚且算钝刀子割肉可以接受,而关税直接翻倍就是不能承受之重了。这其中,美国生产的宠粮品牌如百利、渴望等高端宠粮首当其冲。
目前几个在国内知名度颇高的美国宠粮品牌的官方旗舰店,都已经通过不同方式发布公告,称产品库存充足,暂时没有调定价计划,请宠主们放心选购。
根据海关政策我们也发现,单件商品售价低于5000元,原产于美国且通过跨境电商销售的,不征加关税。换言之,正常走保税仓美国粮不会迎来价格暴涨,但宠主们的恐慌情绪被煽动起来,寻找替代品已成既定事实。
对于精细养宠家庭来说,替代方式大体有三类。
其一,选择非美国的海外品牌。比如同样是贵价粮,来自新西兰的ZIWI;又比如产自意大利的法米娜等等。但多位宠主透露,与其他海外品牌相比,美国粮供货和品控都很稳定,有一些欧洲的小众品牌,成分好宠物也爱吃,缺点是供货跟不上,不知道哪天就买不到了。
其二,加入自制粮的行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如果自己做饭水平不行,市面上也有每日供应鲜食的宠粮品牌,最近风头最劲的莫过于盒马前CEO侯毅创立的派特鲜生,仿照人类超市的模样供应自选宠物鲜食。
但自制粮和鲜食的劣势也同样明显——自己动手固然能给宠物做熟一顿饭,但营养成分如何保证令人存疑,更何况当代社畜自己都要靠外卖维生,哪有时间给宠物做饭?鲜食对于大部分宠主而言,尚属新概念,也有人怀疑这类鲜食的品控问题。
其三,也就是投入国产粮的怀抱。虽然关税大战对国产粮也存在影响,比如部分肉源被禁止进口需要寻找替代等,但和可能暴涨两倍的美国进口粮来说,这点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国货崛起,洗牌进行时
关税大战,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国内宠粮市场的洗牌,比想象中要来得更早一些,除了高端粮市场还被海外品牌稳固盘踞之外,腰部及以下宠粮市场,早就不是洋品牌几家独大的天下。
国产宠粮品牌,是从给海外洋牌做代工开始的,有人戏称这是用“国外的数据养自己的孩子”,天元宠物、乖宝宠物、中宠股份等都经历了从给海外品牌做代工,到自己建立品牌的过程。比如乖宝宠物,从2006年成立到2012年一直在做出口代加工,2013年则成立了自己的品牌麦富迪,而麦富迪也是目前国产宠粮中销量很不错的一个。
2015年至2019年是电商加速发展的5年,也是国产宠粮品牌起飞的五年,如今消费端耳熟能详的几个国产宠粮品牌,如高爷家、阿飞和巴弟、网易严选宠物等,都是那个时候出现的。
与代工厂转型品牌主打“花更少的钱、享受海外品牌同款品质”的打法不同,这一轮崛起的宠粮品牌主要依托社交媒体与电商平台做营销,打“懂你”牌。
比如阿飞和巴弟。他们的创始人不是传统宠物行业从业者出身,而是一群养宠的广告人。所以在品牌营销上,这群广告人注意到了IP的势能,比如通过自创IP,将自身品牌宠物化,以条漫内容、衍生品、盲盒等多种形式,来形成裂变传播触达到更多宠主。
又比如高爷家。高爷是一只猫的名字,品牌打的点是“我给自家猫(高爷)吃到的是更具性价比的粮食,而现在我也想把这份高性价比分享给你们”。
舍得花钱买宠粮的群体是谁?是城市白领与年轻群体。所以新晋国产品牌也从包装到营销方面投其所好。比如宠粮的外包装设计,过去都是包装袋上印着猫或狗的大头照,纵然不算半点设计感没有,至少也很千篇一律,而现在的国产品牌多走极简风格,颜值方面就更胜一筹。
他们更擅长用新奇特的概念去撬动消费。
在吃的这方面,妮娜是坚决的海外品牌拥护者,干粮百利,罐头则在美国的罗丝、美士,德国的金交等几个品牌中反复轮换。但她很爱给猫买国产的猫条和零食罐头,因为“看起来花样更多,老外的牌子就那几个口味”
阿飞和巴弟的猫条,除了常规的鸡肉牛肉三文鱼等口味,还有鹌鹑鸽子这种比较特别的口味,虽然不知道猫吃着是不是味道不一样,但作为主人还是会对少见的口味感兴趣。她还买过国牌妮吖的爆毛罐头,“因为里面有一整个小甲鱼,看起来特别好玩”。同时她也坦言,这款罐头虽然标注是主食罐,但她只打算当做零食给猫吃。
他们也很善于用年轻人习惯的方式与他们建立对话。
2022年成立的国产品牌诚实一口靠着在小红书上的“宠物文学”而走红,“捡到小猫的手机系列”“看到小狗的群聊/朋友圈系列”等等都是该账号产出过的爆款内容。宠主乐乐说他原本关注诚实一口就是为了看“小动物文学”,但“里面老提到诚实一口脆脆冻干,实在没忍住诱惑,给狗子下单了”。
对比海外品牌,国产宠粮品牌们在应对消费端的变化时显然要更加灵活,同时因为宠物粮食是近年来高速增长的品类。电商巨头们也加快了业务布局的动作。京东宠物推广“宠物食品原料透明化”,盒马推动宠物食物商品上线等等。
国产宠粮,到了立标准的时候了
关税新政给宠粮行业带来的影响,是长久且深远的,也在某种程度上令宠主们对海外品牌再次祛魅。
通过问询我们发现,虽然包括百利在内的多个美产品牌官方旗舰店发声明称不会涨价,但分销商们已经趁着这波恐慌情绪把价格向上抬了抬。“进口粮渠道多、价格不透明”的问题,再度引起宠主们的讨论。
“几乎每一次美国政策调整,主粮和罐头都会涨一轮。咱也不知道是真涨价了,还是 *** 和品牌们趁机赚一波恐慌税。”妮娜说道。
如前文所说近年来伴随着价格上涨,海外品牌在华份额已经呈下降趋势。而这一轮关税大战,则可能导致海外品牌进一步丢失中国市场。与此同时,对于国牌而言这是个研究高端宠物消费、抢占高端市场的契机。
受关税影响更大的,就是精细养宠的宠主,是最舍得给宠物花钱的那群人,也是国产宠粮品牌尚未建立用户心智,甚至还没触达到的一批人。
这批人对于价格的敏感度没有那么高,同时因为他们平时的消费区间与国产粮交集不多,所以很多人对于国产粮的印象仍旧处于“只会营销没真东西,十个品牌八个都是同一个代工厂”的旧有印象。
多位宠主坦言,国内宠物行业特别是宠粮的发展与国际成熟的市场相比还有距离,很多相关标准度不够完善,所以对于国产粮的各种自我标榜,他们一直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社交平台上就出现过大量的“海外大牌翻车”曝光,有宠主称自己宠物吃了海外粮后上吐下泻,甚至危及性命,而有过翻车经历的海外品牌中包括百利、渴望、纽翠斯等多个知名品牌。
“国外粮天天翻车,国产粮就都好吗?我都怀疑是故意黑。”乐乐表示,之一次看到海外粮翻车的帖子他还会避开翻车品牌,而这类的内容多了他反而不在乎了。妮娜的态度也类似。虽然她会买国产的猫条、冻干和零食罐头,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另外宠物经济的崛起,也引来了很多“外来者”涉足宠粮。
像三只松鼠在宠粮赛道的卷土重来。2017年他们就成立了自主品牌“养了个毛孩”,并通过抖音短视频、B站的毛孩《猫饭舞》系列品牌视频成功吸引关注;2020年双11,“养了个毛孩”天猫旗舰店销售额突破250万元;2022年三只松鼠把该品牌卖给了上海启想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小佩宠物持股90%),暂时退出赛道。
今年三只松鼠设立全资子公司安徽三只松鼠宠物食品有限公司,用于孵化聚焦宠物食品品类的新品牌“金牌奶爸”,据说是创始人之一的郭广宇亲自带队。另一零食品牌来伊份,则在2019年入局,投资了宿迁中宠汇英资产管理合伙企业。
除了干粮和罐头,奶制品也算是宠粮赛道的刚需,于是奶企投身其中也顺理成章。
奶粉之一股贝因美间接持股了贝因美(杭州)宠物食品有限公司,推出了宠物分阶乳品系列产品;伊利旗下则推出了宠物食品品牌“依宝”,做包括宠物猫犬通用高钙牛奶、0乳糖宠物牛奶等产品。
入局者多,谁胜一筹姑且不论,这种现象反而进一步加重精细宠主对国产品牌的刻板印象。
扭正认知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却是国产品牌必须要破的“心”关。在关税带来的利好情况下,如何让高端消费者认识到国牌的发展及品质以及有了质的突破,或许是当下国内宠企更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