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避美关税新政影响,SHEIN外迁供应链?广州商务局发声

SHEIN凭借高性价比的服饰在海外大获成功(资料图)
对于近期网传“SHEIN(希音)供应链转移”的说法,广州市商务局近期表示,希音持续在广州为核心的国内供应链加码布局和投资,今年一季度在广州的出口额继续保持增长,无疑是让供应链转移的谣言不攻自破。
长期以来,SHEIN凭借高性价比的服饰在海外大获成功,其一度在美国市场以高达40%的份额荣登快时尚消费榜首。除了背后广州完善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支撑,SHEIN的快速崛起离不开此前美国“小额包裹0关税”的优惠政策。
如今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美东时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生效,在此前对中国商品普遍加征20%关税的基础上,9日起再叠加34%的关税。同时计划从5月2日起,正式取消针对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价值不超过800美元小额包裹的关税豁免政策,这些包裹需多缴纳其价值30%或每件25美元的关税。这无疑对依靠更低限度豁免从而在美实现快速扩张的SHEIN是一个巨大打击。
图为运输中的包裹( *** 图)
今年2月,特朗普曾签署行政令宣布取消“小额包裹0关税”政策,但落地4天后暂停执行。彼时就有消息传出,称SHEIN要求一些中国主要服装供应商到越南建立生产线,以此规避美国关税新政的影响。为推动供应链外迁进程,SHEIN还提出将采购价格提高15%至30%,对生产环节提供支持等多项激励措施。不过很快,SHEIN方面否认了相关传言,表示将继续加码国内供应链投资。
日前据外媒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在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之前,中国相关部门已经与SHEIN及多家公司展开沟通。
据4月9日广州日报消息,对于近期网传“希音供应链转移”一事,广州市商务局表示,作为从广州成长起来的全球化企业,希音持续在广州为核心的国内供应链加码布局和投资,今年一季度在广州的出口额继续保持增长,无疑是让供应链转移的谣言不攻自破。目前,广东省已成为希音平台产业带出海示范省,在2024年希音平台就已实现了广东21个地级市产业带的全部覆盖。
*** 息显示,SHEIN在2023年一轮融资中的估值为660亿美元,2022年估值一度高达1000亿美元。去年6月,该公司向伦敦证交所提交了或与上市相关的文件。如今受美国 *** 关税新政的影响,SHEIN的上市之路可能进一步推迟。
采写·综合:南都记者樊文扬
此前报道
取消小额包裹关税豁免,特朗普终于还是对中国跨境电商下手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政策反复后,美国总统特朗普终于还是对中国跨境电商下手了。
美国白宫网站消息,在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之际,他还签署一项行政令,将从美东时间5月2日起终止从中国内地和香港输美小额包裹的免税待遇。
行政令做了哪些规定?特朗普为何取消这一广受欢迎的关税豁免政策?此举又将产生哪些影响?
图为发布的行政令全文
每件需缴25美元关税
特朗普曾于2月1日签署行政令,取消一项“小额豁免”(de minimis)条款。这意味着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不再能够免税运至美国。
但2月7日,美国对这项政策按下暂停键。原因在于,美国无法在短时间内建立检查海量包裹的系统,导致数百万包裹堆积在入境口岸。
而今,在美国认为“征税等适当制度已经到位”之后,政策得以重启,主要有这么几条。
之一,自美国东部时间5月2日起,从中国内地和香港通过国际邮政系统向美国寄送的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将被征收适用关税。
第二,上述邮寄品需缴纳其价值30%或每件25美元的关税,2025年6月1日后增至每件50美元。这将取代任何其他关税,包括先前命令规定的关税。
第三,上述邮件的承运人必须向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报告装运细节,维持国际承运人保证金以确保关税支付。
第四,美国商务部长将在90天内提交一份报告,评估该命令的影响,并考虑是否将这些规定扩展至来自中国澳门的包裹。
堵漏洞,清盲区
有评论称,特朗普填补了从中国免税运送低价包裹的贸易漏洞,打击了广受欢迎的中国商品关税豁免政策。特朗普为何要剑指中国输美小额包裹?
不外乎三个理由。
之一,美国认为,800美元以下、通过邮寄的快速通关产品,日益成为中国规避美国征收高额关税的重要门类。因此现在想把这个“盲区”清除。
美国针对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衷是为方便美国游客从国外带纪念品回家,并减少额外支出。最近10年,通过这一政策进入美国的包裹数量激增,去年达到近14亿件,多数来自中国。
第二,特朗普 *** 希望削弱中国跨境电商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中国跨境电商希音(Shein)和特木(Temu)等零售商,是享受“小额豁免”政策的主要群体。这两家中国电商位居全球购物类APP下载量前列,直接冲击亚马逊、沃尔玛等美国本土企业。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CRS)数据显示,希音和特木共占据美国快时尚、玩具和其他消费品折扣类电商市场约17%的份额。
第三,美国的一些议员还多次指控中国电商利用“小额豁免”漏洞,向美国输送“非法商品”,甚至与芬太尼流通问题挂钩。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供应链管理教授罗布·汉德菲尔德表示,政策制定者希望对中国表现出强硬态度。
造成“多输”局面
特朗普此举将造成“多输”局面。
首先,对美国消费者而言,将不得不付出更高代价,国内通胀或被推高。
美国市场观察人士指出,美国消费者喜欢希音和特木,就是因为“价格低、发货快”。但特朗普的关税可能会改变这一点。
此前,美国邮政曾一度暂停接收中国包裹,虽很快恢复,却给美国民众带来切肤之痛。一位美国消费者抱怨,自己购买的一件中国商品被额外征收了数十美元的税费和手续费,导致价格近乎翻倍,让其一度怀疑遭遇诈骗。
一份美国大报援引的研究显示,完全取消“小额豁免”将给美国消费者带来110亿至130亿美元的成本压力,对贫困家庭和少数族裔家庭的伤害尤为严重。
“如果你检查每一个包裹,这将大大提高消费者的成本。”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研究员克拉克·帕卡德说,“这将减缓商品的接收速度,此类商品价格预计上浮10%。”
其次,对从中国进货的中小型在线零售商而言,也将推高成本。
仓库管理软件公司ShipHero的首席执行官亚伦·鲁宾说,电子商务平台Shopify上,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卖家利用“小额豁免”从中国进货。中小零售商缺乏足够资源维护成本,调整供应链。预计它们最终可能转向批量订购,并在美国设立配送中心。
最后,对中国跨境电商无疑也是冲击。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研究电子商务的副教授扬尼斯·巴克斯表示:“亚马逊以及其他从美国仓库发货的在线零售商将从中受益,因为它们的竞争对手将受到负面影响。”
作为应对,中国电商早些时候已开始布局。
例如,希音和特木都已在美国开设配送中心,允许卖家将商品运送到美国并存放在当地仓库,再从当地仓库发货给美国消费者。
再如,希音调整其供应链战略,重点放在越南,以降低风险并维持价格竞争力。各大卖家正考虑让商品经由第三国进入美国。
但挑战也依然存在,一方面,转口贸易“曲线出口”需付出额外运输成本。另一方面,需观察欧盟会不会继美国此举之后有所动作。欧盟此前表示,将更严格地控制从此类平台输欧的低价商品。